俞飞鹏先生几十年潜心钻研砚雕技术,做到了形而下的技艺纯熟。他的砚雕作品精致细腻,吸收南北刀法,用刀如用笔,苍穆古拙,奠定了自己的砚雕风格。他已出版的《砚林煮酒》《砚林笔记》《砚谈》《歙砚,吴楚清音》《苴却砚的鉴别与欣赏》《中国当代名家砚作集》六部砚著,确定了他在砚文化研究领域的基本地位。
古人云,“±先器识而文艺”,“腹有诗书气自华”。
《西窗砚话》最后一章谈到关于大师的问题。诸多观点我也赞同。现在许多行业都在评大师,可谓“大师巨匠满天飞,虫也成龙,猪也成象”。事实上,真正的大师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历史筛选出来的。只有那些能站在中华文化历史的**,**时代发展的有突出贡献的人,方可称为大师。所以,归于大道,守正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路径。
俞飞鹏先生《西窗砚话》即将出版,寄来文稿,邀我写序。
我结识飞鹏于攀枝花中国苴却砚博物馆开馆典礼活动上。其名早有耳闻,也欣赏过他的一些砚雕作品。传说他非常“孤傲”,是一个“怪才”,经梁佩阳、米军等好友约聚,我们之间有了一次“神聊”。飞鹏给我的印象,并无旁人所传之“孤傲”,反有晶莹剔透之才华。尤其是他对砚文化的理解,饱含自己的思考,让我肃然起敬。
当今时代,从艺者大都不能坚守静气。社会的浮躁直接催生凡人内心的躁动,文化产品大都粗制滥造,文化人大都急功近利,真正潜心坚守、德艺双修者实属难能可贵。
飞鹏几十年潜心钻研砚雕技术,做到了形而下的技艺纯熟。他的砚雕作品精致细腻,吸收南北刀法,用刀如用笔,苍穆古拙,奠定了自己的砚雕风格。他已出版的《砚林煮酒》《砚林笔记》《砚谈》《歙砚,吴楚清音》《苴却砚的鉴别与欣赏》《中国当代名家砚作集》六部砚著,确定了他在砚文化研究领域的基本地位。
古人云,“±先器识而文艺”,“腹有诗书气自华”。
飞鹏是一个有实践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的双料砚雕艺术家。此次出版的《西窗砚话》,文脉清晰,文风优雅,既有对砚雕实践的躬行探索,又有对砚文化艺术的深层思考,尤其是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开创了砚文化研究的新路子,真可谓“心中有千秋,笔底洒风云”。
艺道千秋,非虔诚求索者不能达之。飞鹏的成功,取决于他几十年的勤奋努力和执着追求。《西窗砚话》最后一章谈到关于大师的问题。诸多观点我也赞同。现在许多行业都在评大师,可谓“大师巨匠满天飞,虫也成龙,猪也成象”。事实上,真正的大师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历史筛选出来的。只有那些能站在中华文化历史的巅峰,引领时代发展的有突出贡献的人,方可称为大师。所以,归于大道,守正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路径。
在新书出版之际,谨此为序,顺致祝贺。
俞飞鹏,当代砚雕家。制砚随石赋形,姿态横生,领异标新,气象别开。有作品《皇宋元宝》《青铜时代》《石头遗记》《太古清音》等名于砚林。幽砚,藏于中国天津艺术博物馆。已出版《砚林煮酒》《砚林笔记》《砚谈》《歙砚,吴楚清音》《苴却砚的鉴别与欣赏》《中国当代名家砚作集》六部砚著。
现为全国传统工艺师文房四宝行业评委,中华传统工艺特级大师,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之宝收藏委员会顾问,攀枝花砚文化研究所所长。
引语
古砚
名家与名砚
相石,设计
制砚
藏砚
心旅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