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清太医院代茶饮和五官科医方精选

清太医院代茶饮和五官科医方精选

定  价:78 元

        

  • 作者:李顺保 著
  • 出版时间:2018/4/1
  • ISBN:9787518941117
  • 出 版 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R289.5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9
7
9
8
4
7
1
5
1
1
1
8
7


我国宫廷医生渊源久远,上溯上古时黄帝列有岐伯、鬼臾区、雷公、伯高、少俞、少师六位医官,但无医疗机构,入周后始建医事制度及医学分科,自秦汉设置医疗机构,以后各朝代承袭。太医院名称始于金朝,沿用至清末。


清太医院系皇家医院,服务于皇亲国戚及王公大臣,官署设在东交民巷(《辛丑条约》后迁地安门外),但无病房,有似今日的家庭病房。清太医院为五品衙门,设院使(院长)一名,正五品职衔;左院判(副院长)、右院判(第二副院长)各一名,正六品职衔;御医(主任医师)十三名,正八品职衔;吏目(主治医师)二十六名,八、九品职衔(各半);医士(住院医师)二十名,九品职衔;医生(助理医师)三十名,无职衔。太医院实行全天候值班制,分内直(廷内)和六直(廷外),皇帝外巡,委派医疗小组护驾。


清太医院医术分科,始为十一科,后渐改九科、七科、五科,因满族多天花、麻疹、水痘,增设痘疹科,此为各朝代医院所无,亦可谓我国传染病科设置。


清御医的选拔、甄别、考核、晋升、奖惩等极为严格,程序也极为规范,要求也极高。御医首先要具备忠君思想,可谓全国医家精英组成名医医院。


我国的病历医案早出现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淳于意二十五则医案,名“诊籍”。清太医诊病,名“请脉”,均需详细、认真书写病历,名“脉案”,且造册存档,备查。皇室按个人造册,宫女等集体造册。因清太医院执行严格的“脉案”造册存档制度,故保留了大量的清宫医案,为今研究清太医院医药学术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我们从清太医院脉案中可以看出,其辨证论治思路清晰,方法理论独特,方剂加减变化应用灵活,剂型种类繁多,内容描写论述详尽,具有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但因儒家礼教的影响,大量的清太医院医案中罕见其舌象和体征的描述记载,我们借鉴尤当注意。


清太医院医案及常用组方数量之大,浩如烟海,整理实属不易。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领衔专家组承担这项艰巨的任务,共同编著《清宫代茶饮精华》《清太医院医案集成》《清宫组方研究》《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等清宫古方研究著作,数年前,陈可冀教授等人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清代宫廷医话》《清宫药引精华》《清宫代茶饮精华》《清宫外治医方精华》《清宫医案研究》汇集成巨帙《清宫医案集成》。陈可冀、李春生主编的《中国宫廷医学》、关雪玲的《清代宫廷医学与医学文物》、恽丽梅的《清宫医药与医事研究》《中国宫廷医学》收集、梳理了先秦至清代宫廷医学史实和大量医学资料。其中,《中国宫廷医学》下卷专门阐述清代宫廷医学相关问题。《清代宫廷医学与医学文物》《清宫医药与医事研究》则分不同的专题阐述了清代宫廷医学诸问题。


在此,我们博采诸家之长,潜心研究与探讨,形成了这本关于清太医院医案中涉及五官科病治疗的书籍。写作本书的初衷与设想是联系五官科病临床,从清代古方中寻找可借鉴的治疗五官科病的有效中药组方,希望能够在继承基础上有所提升,同时阐发出新意,形成自己的组方。本书参考上述著作中的古代组方,探讨了五官科治疗组方的研制,为相关的中医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同时,对相关的医药档案进行整理出版,以飨读者,希望能够为五官科的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即是遵循以上设想进行写作、整理的。然而,由于笔者才疏学浅,设想与现实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诚恳倾听专家、读者的批评,笔者愿意随时修正。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阅和选用了一些书籍、报刊的资料,未能一一标明出处,特致歉意和谢忱!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