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翻译出版了大量英文论著,对于我国读者认识和借鉴英美学者的研究成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学术翻译的质量普遍不高,优秀译本少,平庸译本多,一些译本甚至涉嫌抄袭。《学术翻译批评与研究》基于多种译本与原著的对照阅读和分析研究,评估和揭示译本的价值,指出译本中的种种误译并分析误译的原因,探讨提高学术翻译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序
2017年3月14日,我有机会到海南岛旅行,专程去了位于三亚的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拜访了谢国先教授。得知他即将完成又一部关于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翻译批评专著,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5年前,我曾应邀为国先学兄的《人类学翻译批评初编》(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11月出版)写过一个小序,这次和国先学兄、杨超博士在一起神聊时,又说到写序之事,我再次接受了国先学兄的美意。
大概有三个方面的理由,使得我非常乐意为国先学兄的大作再写一些话。
一是我想表达对国先学兄长期以来从事艰苦的学术翻译批评这一工作的崇高敬意。作为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学徒”,我和很多同行学者一样,主要是使用母语写作,并通过阅读译著,了解海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动态以及人类学、民俗学学术史上那些重要的文献与学说。因此,我们大家当然应该对译者以及从事学术翻译批评的学者怀有感谢之心。国先学兄的学术翻译批评,对于提升中国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译著质量无疑是巨大的助推,我相信他的工作必然也将惠及无数读者。
二是我想表达对国先学兄从事这一通常无人问津、不那么容易被同行理解但又极其重要的学术翻译批评工作始终如一的坚定支持。虽然学术翻译批评听起来挺“高大上”,但很多时候是艰难、琐碎而又孤独的校读作业,对于这种既要有足够广博的学识,又要有细致耐心的态度,还要有耿直坦率的勇气的工作,“聪明”的人往往会敬而远之。说实话,我也不觉得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得了这份工作,故为中国人类学和民俗学能够有国先学兄这样了不起的学者和学术翻译批评者而深感庆幸。鉴于中国学术界的学术批评,包括学术翻译批评,均很难说有多么成熟,所以,我要特别表达我对国先学兄的支持。令人高兴的是,不少人类学和民俗学界的同行朋友,都对国先学兄的工作表示了敬意、理解和支持,包括被国先学兄“批评”到的一些学者,也大都能够谦逊和理性地接受批评,有的还在译著修订时尽可能地参考国先学兄......
谢国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1963年生于四川省雷波县,先后在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云南大学中文系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云南大学档案系中国民族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就读。曾在云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等处从事民族文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和编辑工作。1997~1998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系访问一年。2002年在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授课一学期。出版著作(含参著)5种,译著(合作翻译)3种,发表论文百余篇。
最近十余年关注人文社会科学英文论著汉译质量,主持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最近30年人类学英文论著汉译质量分析”1项(2015年结题),发表学术翻译批评论文30余篇。
现正从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课题“20世纪西方民族学英文论著汉译质量研究”(经费20万元)。
第一章 翻译的本质/1
第二章 学术翻译与学术研究/34
第三章 学术翻译质量的评价标准/76
第四章 学术翻译对译者的要求/83
第五章 学术翻译的过程/129
第六章 学术著作译本修订和重译/181
第七章 学术翻译与文化产业/225
第八章 学术翻译与学术翻译批评/231
参考文献/259
后 记/265
表目录
表6-1 社科本重复华夏本误译的例证/184
表6-2 社科本重复华夏本漏译的例证/184
表6-3 译林本重复上海本误译的例证/184
表6-4 译林本重复上海本漏译的例证/185
表6-5 陕西本重复敦煌本误译的例证/187
表6-6 安徽版《金枝》重复民间版《金枝》的词语误译举例/193
表6-7 广西《读本》重复上海《论文选》误译的例证/195
表6-8 广西《读本》中的新误译/203
表6-9 商务版重复浙江版词语误译的例证/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