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讲述了高速公路提供方式与成本补偿机制、国内外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公路成本补偿理论的回顾、高速公路的特性分析、高速公路的提供方式选择、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高速公路成本补偿选择的研究、高速公路成本补偿的收费标准、高速公路提供方式与成本补偿资金的实证分析、高速公路收费制度、公路税收对高速公路成本补偿的影响、结论与政策建议等内容。
申燕女,1972年10月生,山西文水人,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财政政策与理论。现任教于上海金融学院公共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在《价格理论与实践》、《改革与战略》、《经济论坛》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主编《财税专业英语》。
第一章 高速公路提供方式与成本补偿机制
第一节 国内外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
二、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三、现行高速公路成本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公路成本补偿理论的回顾
一、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公路设施成本补偿的观点
二、马克思关于公路设施成本补偿的观点
第三节 高速公路的特性分析
一、高速公路的定义与技术特征
二、高速公路的功能定位
第四节 高速公路的提供方式选择
一、高速公路提供方式与成本补偿资金的选择
二、高速公路产品的局部均衡分析
三、高速公路提供方式的效率分析
四、高速公路成本补偿资金的分担机制研究
第五节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高速公路成本补偿选择的研究
一、“蒂布特模型”与“用脚投票”理论
二、“蒂布特模型”与高速公路成本补偿机制的选择
三、“逆中间投票人结果”的出现
第二章 高速公路成本补偿的收费标准
第一节 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规范研究
一、自然垄断下的产品定价研究
二、自然垄断价格管制的实际操作方式
三、政府管制可能产生的问题
第二节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高速公路收费管制研究
一、公共选择理论
二、高速公路的政府管制
第三章 高速公路提供方式与成本补偿资金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高速公路提供方式的实证分析
一、中国高速公路提供方式的选择
二、典型国家的高速公路提供方式的选择
第二节 高速公路成本补偿资金来源的现状分析
一、高速公路成本补偿资金来源分析
二、中国高速公路成本补偿资金的来源分析
三、国外高速公路成本补偿资金的来源分析
第三节 高速公路融资现状分析
一、中国高速公路的融资现状分析
二、美国高速公路的融资现状分析
三、中美高速公路融资现状比较
第四节 美国公路成本补偿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美国公路成本补偿结构的转变
二、“蒂布特模型”与高速公路成本补偿机制的选择
三、“逆中间投票人结果”的出现
第二章 高速公路成本补偿的收费标准
第一节 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规范研究
一、自然垄断下的产品定价研究
二、自然垄断价格管制的实际操作方式
三、政府管制可能产生的问题
第二节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高速公路收费管制研究
一、公共选择理论
二、高速公路的政府管制
第三章 高速公路提供方式与成本补偿资金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高速公路提供方式的实证分析
一、中国高速公路提供方式的选择
二、典型国家的高速公路提供方式的选择
第二节 高速公路成本补偿资金来源的现状分析
一、高速公路成本补偿资金来源分析
二、中国高速公路成本补偿资金的来源分析
三、国外高速公路成本补偿资金的来源分析
第三节 高速公路融资现状分析
一、中国高速公路的融资现状分析
二、美国高速公路的融资现状分析
三、中美高速公路融资现状比较
第四节 美国公路成本补偿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美国公路成本补偿结构的转变
二、美国未来成本补偿机制的规划
第四章 高速公路收费制度
第五章 公路税收对高速公路成本补偿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