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和《中庸》是儒家的两部重要经典,是光耀千秋的文化瑰宝,对古代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其中众多的妙语佳言包含着极为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大学中庸选译(汉印对照)/东方智慧丛书》选《大学》中具代表性的33则,《中庸》中具代表性的67则,共100则,精确释析,汉印对照,并配绘50幅精美插图,为印尼语人群阅读《大学》《中庸》提供一个优质读本,实现中华文化的良好传播。
《大学》和《中庸》,原为《礼记》中的两篇。南宋朱熹把《大学》和《中庸》与《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供读书人阅读。朱熹还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含《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解释了“四书”的文字和义理。在编辑时,朱熹对《大学》和《中庸》原文进行了分章,对《大学》的文字还做了一些调整。
由于南宋以后,历代科举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所以“四书”“五经”成为读书人必读的“教科书”。“四书”“五经”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对古代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其中包含着许多极为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大学》——为学修身之正途
今天,《大学》对于我们,可以看作是:教育之纲领,为学之正途,修身之极则,从政之宝典。
朱熹说:“大,过去读音读成泰,今天读音仍读成大。”在春秋末年孔子创办私学之前,“学在官府”(学校都是官办的),大学即国家的最高学府。《礼记·王制》说:“小学设在宫廷的左侧,大学设在城郊。天子设立的大学叫辟雍,诸侯设立的大学叫泮宫。”《大戴礼记·保傅》说:“古时候,小孩八岁时就开始上小学,学习基础的文化技艺,练习基本的礼节,培养初步的道德情操。十五岁就上大学,学习较为精深的文化技艺,练习较为繁复的礼节,按成人要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东汉郑玄在《礼记目录》中说:“在大学里,学子们广博地学习(学做人的道理,学从政的才能),可以为以后从政打下基础。”
在《大学章句》中,朱熹引程颐之言说:“《大学》是孔子儒家学派传世的典籍,是初学者学习精研道德学问的入门书。在今天要了解古人怎样学习精研道德学问,就靠这部《大学》,其次则是《论语》和《孟子》。”他告诉我们,古人求学,《大学》是必须首先研读的。
朱熹将《大学》分为11章,说:“第一章是经,是孔子说的话,是孔子弟子曾子记录下来的;后面十章是传(按:第五章为朱熹所补),是曾子的解释,是他的弟子门人记录下来的。”
曾子即曾参(前505-前435),字子舆,鲁国武城人,孔子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小孔子46岁。其父曾点,也是孔子弟子。据《论语》记载,曾参严于律己,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我自己”。认为年轻学子“应把施行仁德于天下作为自己的使命”,因而年轻学子必定是“负担沉重而路途遥远”。他事亲至孝,并特别看重“孝”道,认为“在上位的人如果能恭谨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而不忘祖先的功绩,老百姓的道德风气也就会跟着归于淳朴忠厚”。
大学选译
1.大学“三纲领”
2.知止而后有定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4.大学“八条目”
5.修身为本
6.明明德
7.日新又新
8.其命维新
9.知其所止
10.止于至善
1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2.必也使无讼乎
13.致知在格物
14.理有未穷而知有不尽
15.诚其意者,毋自欺
16.富润屋,德润身
17.修身在正其心
18.齐其家在修其身
19.治国必先齐其家
20.如保赤子
21.一家仁,一国兴仁
22.治国在齐其家
23.平天下在治其国
24.絮矩之道
25.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26.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27.君子先慎乎德
28.德本财末
29.财散民聚
30.仁人能爱人能恶人
31.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32.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33.以义为利
中庸选译
1.天命之谓性
2.道不可须臾离
3.中为天下之大本,和为天下之达道
4.致中和
5.君子中庸
6.君子而时中
7.中庸其至矣乎
8.道之不行与不明
9.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10.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11.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
12.拳拳服膺而弗失
13.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14.遁世不见知而不悔
15.君子之道费而隐
]6.道不远人
17.忠恕违道不远
18.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19.言顾行,行顾言
20.君子素其位而行
21.正己而不求于人
22.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23.君子居易以俟命
24.君子反求诸其身
25.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26.诚之不可掩
27.大德必得其位
28.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
29.大德者必受命
30.父作之,子述之
31.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32.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33.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34.仁者人也,义者宜也
35.天下之五达道
36.天下之三达德
3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38.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3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40.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41.诚之者,择善而固执
4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43.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44.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45.唯天下至诚,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46.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47.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48.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49.至诚如神
50.君子诚之为贵
51.诚者,既成己又成物
52.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53.至诚无息
54.极高明而道中庸
55.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56.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灾必及其身
57.君子之道,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58.君子行为天下法
59.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60.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
61.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
62.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
63.君子内省不疚
64.君子不动而敬
65.君子不赏而民劝
66.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67.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