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化理论和自由国际主义理论成为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以及外交政策的指南,尤其是在冷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自由民主国家扮演了规范全球体系的角色。
此书作者不认可这样的理论,他指出,在相互依赖的全球社会,世界各国应当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利益偏好,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同时证明,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民主发展,并没有一种*模式可供复制,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正根据自身情况和历史经验谱写属于自己的现代化乐章,中国就是很好的典型。
此书还比较了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与欧洲国家发展道路的异同,探讨了国际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任何霸权和阵营的对垒都不会长久,各国只有加深合作,才能求得各自的进步与稳定。
1. 网络全球化时代,每一个国家都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朝哪个方向发展,要看它能够为解决本国的问题找到怎样的方案,而不是纠结于找到某个*的*模型。
2. 突破制度经济学和现代化理论的传统框架,借助生物进化和复杂系统分析工具,为国家发展寻找新的路径。
中文版序言 / Ⅺ
第1章 后全球化:全球网络社会治理的复杂性 / 001
集体安全和集体价值观 / 004
政策扩散和全球大趋势提出的新问题 / 006
全书概览 / 008
第2章
开启复杂性思考之门 / 015
社会制度中的驱动力 / 016
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及其在全球发展中的应用 / 024
国家是发展起来的,不是创建起来的 / 031
第3章
经济增长动力与社会复杂性 / 037
现代化理论的谬误 / 037
移植理论的谬误 / 040
经济转型理论的谬误 / 044
进化制度选择的谬误 / 045
有效市场的谬误 / 049
社会网络中的知识传播 / 052
复杂性和经济学 / 054
从复杂走向繁荣的路径 / 057
第4章 共同进化与自由国际主义 /
061
权力转移 / 062
自由主义定型的时代 / 064
自由国际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规范性论调 / 066
自由国际主义和威权主义的挑战:不和谐的反馈 / 068
富裕却不自由,专制又回来了 / 070
自由国际主义的历史社会学 / 071
复杂性与动荡的格局 / 075
全球化的共同进化动力 / 077
第5章 新制度经济学的希望和陷阱
/ 081
协同善治与自由国际主义 / 083
难以捉摸的经济增长双螺旋 / 084
制度建设的次优道路 / 088
多样性 / 090
简单者更易生存 / 092
制度与经济增长 / 094
多元制度的适应性 / 095
全系统的相互依赖 / 096
全球发展政策的应用 / 098
是政治问题吗? / 099
第6章
动荡的情境:相互依存对最佳全球治理的挑战 / 103
指挥塔里的博弈 / 103
相互依赖、变化和并行处理 / 105
相宜决策 / 106
动荡情境中的优化 / 107
适应性依赖于其他个体的行动 / 108
印度和中国面临的优化挑战 / 109
计划还是权变 / 117
成熟度和复杂性 / 120
后发优势 / 120
全球动荡的情境 / 122
进化和优化的壁垒 / 123
第7章 现代国家的制度结构和网络行为 / 125
引言 / 125
网络行为和东西方的分歧 / 126
网络结构和系统韧性 / 128
西方社会竞争的网络结构 / 129
欧洲的变化:战争、技术创新和欧洲体系的韧性 / 132
欧洲的历史:两个疑团,一个答案 / 137
小德国与大德国争夺欧洲的民心 / 139
中国改朝换代的综合征:衰退和复兴 / 142
旧中国对创新系统的控制 / 144
东西方夹缝中的日本 / 148
20世纪的军事活动和国家形成 / 150
结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系统观点 / 152
第8章
民主的混合建构 / 153
引言 / 153
土耳其是从自由西方而来的悖论 / 156
变异的来源:欧洲觉醒 / 166
新兴民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 173
新兴民主中的多元主义与理性主义 / 174
第9章 国家能力建设:中国与欧洲并行的政治现代化 / 177
国家能力建设与趋同进化 / 177
世袭制度的连贯性 / 181
官僚机构和国家能力建设 / 184
欧洲国家建设的选择:法国、英国和德国 / 187
现代中国及其体制的包容性 / 197
结论:在网络化的全球经济中探寻政治的本质 / 209
第10章 中国在挑战自由主义的全球合法性吗 / 213
引言 / 213
地缘政治分歧 / 214
来自东方的黑衣骑士 / 217
中国的软实力:足以构建另类的国际阵营吗? / 221
政策影响:国际发展政策的应用 / 223第11章无须舵手的航船 / 229
全球贸易网络中的政策扩散 / 229
全球转型的景象 / 230
阵营的瓦解 / 241
全球化复杂性的嬗变和网络时代的相互依存 / 247
结论:改写全球化的叙事 / 249
后记与致谢 / 251
注释 /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