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来就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利器。当初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制作有国家在场,当下,这种在场仍旧是常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机制研究可以廓清该类电影的复杂文化流程,以及在国家视野中的兴衰原委。它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为艺术电影传统的一个支系,源于一种重构历史的态度。《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作者从一种“元批评”的实践开始,考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发机制和社会功用,在此基础上,再考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中的文化表述转型,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自序
20世纪80年代田壮壮等导演电影中的少数民族影像,以及90年代新纪录运动中的少数民族影像,构成了中国艺术电影的一支传统。在当代青年艺术家心目中,少数民族是一种跟艺术很贴近的题材。2004年之后,作为广电总局体制化改革的成果,民营资本进入电影制作业,艺术青年跃跃欲试,其中有不少在少数民族题材上一试身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产量意外地出现小井喷,成为各类影展的常客。在这一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中,有一种新的文化元素产生了,那是在新世纪中国的发展语境里,少数民族文化表述依循去中心化的路径,开始呈现出与主流文化的疏离关系,这种关系在“母语电影”及其相关理论和批评的生产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一时,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较早的关注主要阐发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带有突发性的文化价值,探讨这一类电影在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性表达上的拓展。一种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视野主宰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批评,“母语电影”的话语流传甚广。当然除此之外,依然还有对原生态文化的积极评价,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化“他者化”的习惯性想象等。总体而言,新世纪少数民族影像也受多重逻辑缠绕,它的生产和消费和时代的主流文化息息相关。
我个人介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似乎是出于一种偶然,不过冥冥之中似乎也有一点必然。在学生时代曾经连续几个暑假独自游历西部高原,20世纪90年代文艺青年的心路历程在我身上似乎留下了烙印。十几年过去,青春之气已经消耗,对西部民族的感受已经淡忘。2009年初,应《中国民族报》文化周刊朋友的邀请,以电影研究者的身份,对当时一位崭露头角的有少数民族身份的导演进行访谈。从此一发不可收,很快在该报上开辟出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的访谈专栏。以前学生时代在民族地区的经历活像一种“缘”,它没有从生命里消失,在我准备以少不更事的蹉跎对那段生活进行定性并且开始遗忘时,不期然它又以另一种形式回到了我的生活里。
以我当时的理论和文化准备,我想毕竟每年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数量不少,加上2008年以前积压的作品,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进行一些后结构主义批评,应当可以把一个访谈专栏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尽管2008年3·14事件已经发生,我并未曾察觉它影响了我的研究和观察,再到2009年7·5事件发生,坦率地说,我仍旧没有足够的敏感自觉调整固有的研究路径。但是,现实最终还是渗入了我的研究,因为周遭的研究环境反应似乎比我快,与民族电影有关的会议、活动、事件渐渐多起来,到2010年第一届北京民族电影展举行,有关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信息量剧增,作为研究者也因这些新气象深受鼓舞,而研究的视野中开始融入了历史维度。
2008年3·14事件和2009年7·5事件,为研究者在新的视野上理解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提供了契机,原有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批评范式已经难以为继。理论批评永远是随语境而变,当下中国在现实政治的警示下,本土的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知识系统可能被重新激活。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人们将有可能重新开启与历史上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在此基础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也有望成为一种“接地气”的研究。
因此,这次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首先从一种“元批评”的实践开始。“民族”一词,像是历史的层积岩,意义多源多流,互相叠压,致使汉语中的“民族电影”也是歧义丛生。辨析语义,正是为了在研究方法上正本清源,谨防为潮流裹挟,发轻慢之词。回到历史中,考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发机制和社会功用,在此基础上,再考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中的文化表述转型。而转型后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痼疾,已呼唤文化研究的使命感,因为当下充裕的分析素材中,已经有可辨识的流变方向。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来就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利器。当初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制作有国家在场,当下,这种在场仍旧是常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机制研究可以廓清该类电影的复杂文化流程,以及在国家视野中的兴衰原委。它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为艺术电影传统的一个支系,源于一种重构历史的态度。从诸多个案分析入手,可以更深切地体会这种重构的前因后果。
我希望这次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只是一个开始,也希望它能对我未来的同主题与不同主题的研究有帮助。
2013年11月
胡谱忠,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电影历史与理论。
自序
第一章:元问题: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命名与修辞
第二章:民族国家建构与少数民族影像
第三章:多元文化与异托邦
第四章:民族学纪录片的民族影像
第五章:体制与“少数民族电影”生产
第六章:另一种视角:农村题材电影
第七章:个案——藏语电影
附录:
饶曙光访谈
存文学访谈
哈斯朝鲁访谈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