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仁的散文作品粗犷中有细腻、刚健中有柔婉、高亢中有低语、思想深邃、感情芬芳。《高原上空的星/写给青春的散文》精选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让读者在不同环境中体会一种不一样的文字力量。
《高原上空的星》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宗仁的散文集,共收文17篇,包括《藏羚羊跪拜》、《拉萨的天空》、《十八岁的墓碑》、《高原上空的星》等。这些作品取材于部队高原的官兵生活,题材新颖,文字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有热度、有力度、更有深度,思想深邃、感情芬芳,意味隽永。
我写作的欲望孕育于雪山冰河
“一个上百次穿越‘世界屋脊’的军人,一个把生命化作青藏高原一部分的作家,他写了四十多年高原军营生活,有数百名藏地军人从他笔下走过。”这段文字赫然出现于我的散文集《藏地兵书》封面。是出版社写上去的。上百次?可能吗?确实是。
实事求是地讲,最初我绝不可能是为了当作家而踏闯高原,如果是那样的目的,我去一次两次就足矣。一个汽车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的高原汽车兵,肩负使命,每年都要在两千公里青藏公路上奔驰十次八次,餐风饮雪,不讲条件。只有车轮碾过千里雪的幸福、快乐。幸福来自吃苦受累不抱怨,快乐源于遇难遭险不畏惧。苦过,乐过,甚至有过与死神擦肩的考验。没关系,只要活着,就没有理由不站在“世界屋脊”上。我写作欲望的产生正是在飞轮碾过雪山冰河的路上,只有这样当作家才是水到渠成的事,足见丰富的阅历对作家弥足珍贵!所以,我很清醒,高原对我的改变远远大于我写的那点高原作品。先做一名合格的军人,随后才是作家,就这个道理。
像所有希望过上安乐稳定生活的人们一样,我当然向往舒适的城市环境。1965年夏天,我在解放军报社学习了半年后,调到了京城。没想到我的那颗已经在高原冻土层扎下根的心,很难融入水泥圈起的楼房。我的脉管与雪山冰河相连,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把京都的林阴大道走成了沙漠小路,昆仑月浮动在我梦里时我会紧紧地拥抱着雪峰。如果偶尔遇到从高原来的战友,我们畅谈半宿也不觉长。1989年夏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我的一篇题为《梦昆仑》的散文,传递了我的这种心情:“昆仑有我的冰山来客,沙漠是我盛产梦幻的地方。忘不了我的青藏高原,在天涯海角浪卷水花的地方,我怀念阿尔顿曲克草原上的骆驼,它从没有贝壳的沙滩上走来,驮走了多少荒凉寂寞;在乌苏里江上的渔娘小船,我想起了格尔木路口昔日那通往四方的简易公路,生活总是从狭窄走向宽阔,这条条小路潮动着整个柴达木;在西双版纳密密的橡胶园里,我遥望雪山顶上吊着冰凌的高原兵屋,老远看去那是海平线上的战舰,里面战歌如潮,飞轮滚滚……”
在京城我实在无处可去时,一不留神就又一次上了青藏高原。往往就是这样,一小时前,也许根本就没有西行的打算,忽然问有一件事或一个思想点燃了我的情绪,我一瞬间断然决定上青藏线。两天后我便会出现在西宁青藏公路起点的零公里处、格尔木的望柳庄,甚至唐古拉山兵站上。上高原我只坐过一次飞机,其余都是乘火车到西宁后就坐汽车上线,一个兵站一个兵站地停,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看。只要踏上青藏线,有两个地方我必须留宿,哪怕只住一个晚上。这就是驻扎在昆仑山中西大滩的连队,还有长江源头的沱沱河兵站。或因过于充足的日晒,或因严重的缺氧,这两个地方官兵们那紫膛色的脸庞,在我的眼里是世界上最健美的肤色。我说不出太多的道理,每见到这里的战友们,就能够让我展开思想的翅膀,使我竭力让自己的文字从近处落到远方。
我有多本“上线日记”,看见的、听说的、想到的,都写进日记。“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相信这句格言,但是我要把后半句“耳昕为虚”修正一下。道听途说来的那肯定是虚,但是在你置身于你眼见的生活现场时,你一定要敞亮耳门倾听八方。这时听来的不仅可以验证你的“眼见”,还能提升“眼见”。这样的“耳听”就非常珍贵了。正是通过这样的走、这样的看、这样的听、这样的记,我才对青藏高原这块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的高地有了自己身临其境的生命体验。有了这样的体验,我才把自己这个“小我”逐渐地融进了青藏高原那个“大我”,把“我”变成了“我们”。作家必须深化自身对时代、对生活的感受力。我常这样想,一个没有被昆仑山阳光晒过的作家,怎么可能写出昆仑日出的壮丽呢?你只有把高原那些独到的深藏的风景看足看够,也许你才能成为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
我是心甘情愿地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最应该浪漫的年华,埋葬在了青藏高原的冻土地上。我就要叫它埋葬,是埋葬!因为它今生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美好年龄了。无怨无悔地埋葬!十八岁到二十五岁,正逢燃烧的青春!我踏过好多高原上的路,泥泞路、沼泽路、冰雪路、泛浆路、搓板路,这些路上又有好多岔路。这些路中有不少是迫不得已踏上去的,有时难免会撞到南墙,没有关系,踏上另一条路继续走。走着走着就踩顺溜了。总之我让自己一直要走在路上,总算走过来了。如今还在走。把几十年的年华就这样无情有意地埋葬在了那块高地上。虽然是高地,我总是约束自己把调门放低一些。埋葬后自然是盼着生长出嫩苗,墓堆上的苗儿也许更显生命力。
昆仑山下那片埋葬着近八百名官兵的墓地上,有一座墓前蓬勃着十棵小白杨,那是一个女兵给她的爸爸栽下的遮风挡雪的伞树。我一直觉得那白杨不是栽的,而是从墓里长出来的。十棵白杨树走进我的散文后,我感到散文也似乎有了生命。我一直和那位栽树的女孩保持着联系,我鼓励她要坚强地活着,像有爸爸健在一样活着,像高原那些白杨树一样活着。
如果把自己数十年间扎根青藏高原看作是锋芒的话,我也不知道这点锋芒还能持续多久。但有一点我一直企盼,真的想看到如果坚持到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包括对社会的敏感。我把自己的命运和那块高地连在一起了。即使这样,我还常常对朋友说,我对那块高地的神秘感和陌生感远远超过了我对它的熟悉和了解程度。这就是我还要往那里跑的诱惑力!
王宗仁,著名散文家。1939年出生于陕西扶风,1958年入伍。中共党员,高原军旅七年,以后一直在总后机关工作。历任团政治处书记、新闻干事、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曾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为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
出版报告文学、散文集40余部,题材以青藏高原军营为主。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历史,在北平拐弯》《枪响卢沟桥》,中篇报告文学《青藏高原之脊》。散文集《情断无人区》《五道梁落雪,五道梁天晴》等。《藏羚羊跪拜》等4篇散文入选初中或小学语文课本。
散文集《藏地兵书》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藏羚羊跪拜
拉萨的天空
十八岁的墓碑
歌的高度
草原藏香
仰望昆仑
高原上空的星
女兵墓
不冻泉
嫂镜
瞭望孔里的八廓街
英雄藏牦牛
未被阳光覆盖的路
背心
遥远的楚玛尔河
望柳庄
情断无人区
藏羚羊跪拜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故事发生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要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就是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着罪恶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护区巡视卫士们的脚步难以到达的角落。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权子枪斜挂在他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觐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隋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权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怜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的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给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权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这个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世上的爱还有什么能与母爱相比!爱——我们的母亲吧!祝天下的母亲每天快乐幸福!
让我们热爱这个世界,热爱这个美好的自然吧!让我们保护她,呵护她,给予这蓝色星球上众多可爱、美丽、多姿的精灵们更多的自由的空间吧……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