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新国家标准,以及《机械制图(第3版)》第二版使用者的反馈意见等修订而成的。 《机械制图(第3版)》除绪论外,共分为十章,包括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制图的基本知识与尺规绘图技能,轴测图,组合体,机件的图样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AutoCAD绘图基础等内容。 与《机械制图(第3版)》配套使用的范冬英、刘小年主编《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三版)同时修订出版。 《机械制图(第3版)》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充分吸收各兄弟院校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同时修订的范冬英、刘小年主编《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三版)与本书配套使用。
本书保留了第二版的基本内容,在修订中调整了个别章节顺序。修订后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1.坚持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2.在注重学生手工仪器绘图、徒手画草图和计算机绘图等绘图能力培养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全书贯彻了最新的《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的其他标准。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近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由范冬英、刘小年担任主编,胡庆春、李卉、邓清方担任副主编。参加本书修订的有:湖南工业大学王菊槐、余江鸿,湖南农业大学全腊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李卉,湖南城市学院胡庆春,邵阳学院邓清方,湖南工程学院刘小年、范冬英、汤芸、唐开明等。
北京理工大学董国耀教授认真审阅了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缺点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绪论
第一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1 投影法概述
§1-2 点的投影
§1-3 直线的投影
§1-4 平面的投影
§1-5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1-6 换面法
第二章 立体的投影
§2-1 基本体的投影
§2-2 切割体的投影
§2-3 相贯体的投影
第三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尺规绘图技能
§3-1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
§3-2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3-3 常用几何作图方法
§3-4 平面图形的分析和绘图方法
第四章 轴测图
§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轴测图
§4-3 斜二等轴测图
§4-4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4-5 轴测草图的画法
§4-6 轴测图的尺寸标注
第五章 组合体
§5-1 组合体及其形体分析法
§5-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5-3 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5-4 读组合体视图
§5-5 组合体的构形设计
第六章 机件的图样画法
§6-1 视图
§6-2 剖视图
§6-3 断面
§6-4 其他表达方法
§6-5 机件表达方法综合举例
§6-6 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七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7-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7-2 键连接与销连接
§7-3 滚动轴承
§7-4 齿轮
§7-5 弹簧
第八章 零件图
§8-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8-2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8-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8-4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8-5 零件合理的工艺结构
§8-6 典型零件分析示例
§8-7 零件测绘
§8-8 看零件图
第九章 装配图
§9-1 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9-2 表达机器或部件的方法
§9-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9-4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9-5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9-6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的画法
§9-7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十章 AutoCAD绘图基础
§10-1 AutoCAD的基本操作
§10-2 AutoCAD绘制二维图形
§10-3 二维图形的编辑
§10-4 图案填充、文本注写、块及尺寸标注
§10-5 AutoCAD绘制零件图
附录
一、螺纹
二、螺纹紧固件
三、键、销
四、滚动轴承
五、表面结构参数
六、极限与配合
七、零件倒圆与倒角
八、常用材料
九、热处理名词简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