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看到小平的文章,很有韵味,非常喜欢。为什么不提一下你那要活到120岁的豪言壮语呢?
摘自季羡林先生1992年8月1日给臧克家信
*近,我看了小平的那篇《初恋》,以为很好。我从这篇散文里看到了她的珍惜、后悔、忆念。她的感情是很真挚的。我向她表示诚挚的祝贺!我以为这是她写得很动情、写得极好的一篇散文。沿着此路走下去,她将得到成功!
摘自刘锡庆教授1992年9月25日给郑曼信
你的散文写得很好,文情并茂,看得出情绪的游动,很是感人,这无疑是佳作的基础,愿你多写。
摘自林非先生1994年10月24日给臧小平信
文章写得很好,内容很重要。这是一段不应忘记的历史,对人们认识克家先生很有帮助。
摘自姜德明先生2001年10月11日给臧小平信
亲爱的小平,你有一颗天然的清纯之心。母亲赐给你善良祥和的品格;父亲赋予你美丽至爱的诗心。你丰富的精神宝藏,得以文采喜人,写出不少动人的华章,且愈写愈美!
摘自九十岁的丁宁女士2013年国庆节给臧小平信
写在前面的话
臧小平
当我提起笔,为自己的第一本作品集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往昔那么多萦绕于心难以忘怀的面容和场景,带着声音,带着色彩,带着温度和情感,带着穿透时空无比强大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一下子涌到我的心头和眼前,竟使我一时不知从何下笔。这是多么厚重的岁月与情感的积淀。真是感慨万千呵!
首先想到的,是我亲爱的父亲臧克家和母亲郑曼。他们的恩情,我用整个生命都无以回报!他们生我养我,将我培育成人,并且以自身的精神、品德和人生追求,给予了我无法言说的教育和影响。它们深入我的血液、骨髓和整个人生,成为我毕生不曾改变的生命基因。如今年近七十岁的我更是不会忘怀,在自己成年之后本应尽心竭力地服侍孝敬双亲的时候;当我中年之际遭遇重大人生坎坷,身体又受到多种疾病侵袭甚至常年躺倒在病床上的时候,两位老人依旧无怨无悔全身心地支撑着我的人生,从日常生活无微不至的照料到经济上的大力支援,从情感的抚慰到精神的鼓励……直到他们生命的终点!
在文学创作上,我知道,父亲和母亲对儿女们是有所期待的。但是,他们从不将这份期待挂在嘴边。只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的文字第一次见诸报刊开始,他们才欣喜地用他们的方式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当我有文章发表,他们会通过各种途径,把他们的读后感伴着喜悦与鼓励传达给我,有时是当面述说,有时是在电话和信件中。有几次,他们就在发表作品的报刊空白处,写出他们的意见。比如:我的散文《路》1990年12月4日在《工人日报》发表后,父亲在一张小纸条上评论道:这篇《路》写得真实,能动人。文字也很洗练。东北这一段生活,多回忆一下,多写几篇。写劳动场面,写自然环境,写人物动态、个性,写苦乐之情……比如:在我至今珍存的1996年7月3日《北京晚报》文艺副刊的空白处,父亲对于我发表于此的散文《我寻觅那只麻雀》写出了自己的感想写得很好。有感情,寄寓深刻。爸爸 96.7.4日。有时,由于我要写的对象是父亲、母亲,或是文章中要牵涉到两位老人,我就先将初稿奉上请他们过目提意见。年老多病、文学创作与各项工作甚是繁忙的父亲,总是戴上老花镜或是举着放大镜仔细阅读后,在我文章的后面提纲挈领地写上几句话,将应该注意和修改的地方告诉我。2002年3月,我深深感动于父亲对于那些亲如家人的麻雀们的一腔深情,写下了散文《旧宅院中的老朋友》。97岁的父亲躺在病榻之上,老花镜、放大镜并用地读完了我的文章,他吃力地写道:大体写出了我对麻雀的情感,我看了,感想甚多。细节较少。例子:东房窗外有千竿(竹),我每每走过,它们不怕,只把身子进了竹丛,打一个小转。寥寥几句话,勾出了许多生动的回忆与画面。身为资深编辑的母亲更是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文章,对不妥之处提出修改意见,连一个标点也不放过。我至今珍存着这些初稿和两位老人的批语和改动,同时在心的最深处珍存起他们的这份期待和深情。
我忘不了,丁丑之冬,93岁的父亲被我在重病中坚持写作的精神和毅力所打动,同时也接到了他的一些老友对于我的习作加以肯定的电话和信件,老人高兴地在赠我存念的条幅中写下了喜看女儿继父业 文章光彩动人心。愧不敢当的我读出了其中的深意,它激励着我在学习写作的道路上克服艰难,奋力前行;
我忘不了,母亲在罹患晚期肺癌的最后岁月,多少次我推着轮椅上的她到楼下花园中散步,她都那样关切地问起我的创作情况,殷殷深情中数次提到要出资为我出一本个人专集。情感之深切令我动容!当我考虑再三觉得出书的分量还不够时,她那样失望,母亲的眼神令我不敢直视。我真是辜负了她在最后岁月中的一片心意和一份期盼!直到母亲去世后,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特大的信封,里边装着她细心积攒下来的我的篇篇作品,信封的口袋上写着:小平的文章我的泪水一下子湿了眼眶……
可以这样讲,如果说我开始学习写作的前些年,是由于心中有话要倾诉,有创作欲望和一腔真情的话,那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支撑着重病中的我不向命运与病魔屈服,不懈怠地拿着手中的笔一直写到今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二十多年来心中一直充盈着的决不辜负亲爱的父亲、母亲对我的满腔关爱和期待的信念和决心。虽然两位老人已经先后于2004年和2009年的2月5日离我而去,但是,我知道,天堂中有他们关注着我的眼睛。这种动力那样强大,它令我将文学创作变成了一种不断地完成信念的心灵上的愉悦、欣慰和满足。每当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在重要的报刊上发表,我都要将它带到父母墓前,请他们再看看我的成绩单。这种连生死都阻隔不断的习惯与情感,今生是不会改变了。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曾在北京市重点小学和中学读书的我,却被文革剥夺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和万万千千同命运的中年人一起,我怀着不认命、不服输的信念,在自己的小家庭解体和相依为命的孩子幼年多病的情况下,在紧张劳累的工作之余和生活间隙,硬是以优秀的成绩取得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毕业证书。个中甘苦,寸心自知!可叹的是,命运在我的人生路上过多地安排了些坎坷和病痛,使本应年富力强的我却因多种疾病,在四十多岁时就不得不离开了钟爱的编辑岗位,常年缠绵于病榻之上,近四、五年又被查出两种癌症。不是没有强忍病痛或是被数次推上手术台时的无奈和沮丧;更不是没有看着年迈的双亲和家人为自己尽心竭力地操劳奔忙,而自己却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时的锥心自责、心疼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可以欣慰的是,我没有沉沦和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还是凭借着那股不认命、不服输的精神,我不害怕,不悲观,依旧那样坚强乐观地生活着,我可以风轻云淡地指着身上的九个刀口笑谈人生。而写作,则成为我有意识地与命运、与病魔进行顽强抗争的利器与手段,成为我抬起头来继续前行的信心与行动的明证。我享受着与病魔进行斗争的创作过程(有时那样艰难);每当有作品发表,就有潜在的胜利的喜悦浮上心头。看着装有我作品的书柜日益充实,谁能读出我心中的振奋与欢愉?这不仅止是创作成绩的标志,它是我人生金秋的多重收获和生命之树的多彩果实!
当我撰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有多少熟悉的身影浮现在面前:那些看着我长大并给予我那么多关怀、鼓励的已经故去的前辈、那些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给了我无私帮助和持久关心的老同学、老朋友、老同事以及年轻的朋友们。他(她)们陪伴我走过人生最艰难的岁月,是我带病坚持创作的推手和我作品热心的读者与评论者,更是我前进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动力。他(她)们使我的人生更丰富,更完美。我会心怀着这份不变的感动和深深的感恩之情,继续握笔,不断耕耘,直到走完我的人生之路。衷心感谢呵,尊敬的前辈和亲爱的朋友们!
我知道,自己读书不多,才疏学浅,写东西多凭一腔真情。我更清楚,尽管自己在坚持写作时,精神和情感上体味着如上所述的充实和富足,但是,囿于多年因病所致的束缚与限制,我无法亲身深入到更多与更深层次的生活之中,无法写出内容更加宽泛深刻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深深的遗憾。
值得宽慰的是,在力所能及之中,我着意记录和歌颂了老一辈的精神、品德和人生追求,写下了他们的为人之道和交友之情。我深深感到,这些值得一代代后来者传承和发扬的正能量,在当今的社会,任怎么抒写和颂扬都不过时不嫌多。对于我来说,这是一块非常乐于碰触和挖掘的领域,我还会饱蘸情感地写下去。在作品中,我还写出了我们这代人的生活、情感和奋斗历程的一点点缩影。回首往昔,我和我的朋友们不无骄傲与自豪,因为,在青春岁月,在坎坷和艰难面前,我们没有退缩和蹉跎。笔下唱出的是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的赞歌。我的父亲是享誉中外的诗人、作家和编辑家。身为父亲的女儿,我始终觉得有一种责任在身。于是,在搜集与整理资料之后,从女儿这个独特的角度,我将自己与父亲共同生活半个多世纪的切身感受、了解到的有关他的人生奋斗历程、文学创作情况和他对中国文学的杰出贡献,将他身上饱有的终生不渝的对于人民和祖国的大爱,用手中的笔展示给世人。它们对于人们了解这位历经时代风雨的百岁老人和他的文学成就,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都会有些许裨益。我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只是一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期盼它们能走进读者的眼眸和心间。
这本作品自选集收入了我三十多年来的一些散文与报告文学作品,大致按写作时间顺序分列在我的双亲、我的父执、我的人生和我的朋友四个标题之下。它们代表了我文学创作的概貌和风格。父亲在2002年10月98岁寿辰前夕,在相隔短短的5天里,两次用已经有些颤抖的手为我在信纸上题写了纯真与纯真难得几个字,这是这位百岁老人对他极为了解的大女儿人生品格的概括与总结。就用父亲的题辞作为我第一本作品集的书名,因为它是我进行文学创作的情感基础;就用母亲亲手为我培植的那颗妈妈花盛开的花朵,作为这本书的封面,它永远开在我的心田。这一切,是对亲爱的父亲、母亲最好的回报与纪念。
今天,当这本书即将面世的时候,我从心底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可以以此告慰亲爱双亲的在天之灵了,它实现了我们共同的夙愿。这本书是人生和创作的一个里程碑,希望还有奇迹在后面。深深记得父亲和我都那样喜爱的顾炎武的诗句: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不知道自己前面的路还有多长,但是,信念在胸,钢笔在握,我会在已经铺开的稿纸上,继续不尽的倾诉和讴歌。
向对于这本书的出版给予支持、帮助和付出心血、劳动的一切人士致以衷心的谢意。
2017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