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陀夫人原著、郭漫改编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19世纪的文学作品,被选为影响世界的16本书之一,仅次于《圣经》。时下抗拆迁事件层出不穷,连好莱坞的《阿凡达》都在抗拆迁,本书堪称奴隶制时代“抗拆迁”的典范。可见拆迁不仅是全球新潮流,更是历史的固定戏码。
斯陀夫人原著、郭漫改编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19世纪*的文学作品,被选为影响世界的16本书之一,仅次于《圣经》。时下抗拆迁事件层出不穷,连好莱坞的《阿凡达》都在抗拆迁,本书堪称奴隶制时代“抗拆迁”的典范。可见拆迁不仅是全球新潮流,更是历史的固定戏码。
哈里耶特·比彻·斯陀夫人(1811~1896),美国女作家,出生于美国北部康涅狄格州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喜欢读书,爱好文学,尤其喜欢拜伦、司各特等诗人和小说家的作品她做过教师,也参加过一些文学活动,1852年发表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问世后,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从而使她一举成名。她的其他著作有:《德雷德,阴暗的大沼地的故事》(1856),《奥尔岛上的叫珠》(1862),《老镇上的人们》(1869),《粉色和白色的暴政》(1871),以及一些宗教诗。她还写过一篇虚构的维护女权的论文《我妻子和我》(1871),林肯总统在接见斯陀夫人时,称她是“写了一部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