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平台视觉营销》以解决电商运营过程中紧要的问题——视觉营销为切入点,将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系统地梳理出来,通过与电商实战项目相结合的手法铺陈论述,做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结合,融会贯通。
《京东平台视觉营销》共分为 7 个章节。第 1 章为视觉营销的概念,赋予读者以专业审美视角。第 2 章从设计角度出发详解营销要素,并提出视觉定位的概念。第 3 章讲解店铺运营规划,对多个营销方案抽丝剥茧,为市场调研指明方向。第 4 和第 5 章讲解视觉营销的实操过程,使读者一看就会,即学即用。第 6 章传授创意方法与技巧,并介绍了 H5 页面和 VR 趋势,便于读者应对未来挑战。第 7 章把前面 6 章分散的知识点集中到典型案例中分别讲解,让读者更能学会灵活运用书中知识,并且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京东平台视觉营销》可作为企业电商设计岗位培训教材或供运营推广人员参考借鉴,或者供电子商务相关从业人员参加进阶培训使用。
提升视觉体验是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的重要环节,《京东平台视觉营销》贯穿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围绕用户剖析其心理脉络,围绕媒介搭建其场景交互,围绕智能技术创新其体验呈现,结合丰富的实践案例,给行业提供了大量视觉系统化思维与操作的范本。这本书既是京东视觉营销多年来的累积沉淀,也是对行业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京东大学电商学院是京东集团为了助力院校向电商行业输送具有岗位实操技能的院校毕业生而设立的校企合作官方培训部门。通过不断传递京东品牌、品质、品商的理念,围绕“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中心”,结合前沿电商运作模式及热点业务群体、整合互动线上线下资源,与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2.2 电商运营思维
2.2.1何为电商运营思维
谈及运营思维,有人说广义上就是拉新、促活、留存。
也有人说要懂行业和市场,对内要协调公司各个相关部门保证店铺顺畅经营,对外要善于和供应商、平台对接沟通,更要熟悉产品,懂得消费者心理,善于进行数据分析,能够进行活动策划执行,为营销推广效果负责等。
也有人试图从电商行业的“黄金公式”来阐述,即运营的工作离不开销售额的三个影响因素 :流量、转化率、客单价,运营的全部工作都需要围绕如何提高公式中这三个因子的值,以达到将销售额最大化的目的。
以上说法可谓是各执一词,但无论如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形式的本质不会改变,运营这个广义上的行为,其自始至终围绕消费者对产品的干涉,最终都要为销售额负责。在电商团队中,运营岗位更多是站在店铺的角度负责把关各项销售数据,而设计师以店铺的视觉呈现工作为主。
2.2.2世界的两极?运营与设计师
“世界的颜值,由设计师决定”,不难理解设计师的眼光更多是从美学的角度出发,而运营在通常的理解上是一个销售岗位,更多是从销售结果出发考虑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运营和设计师经常无法沟通到一个点,有人甚至戏谑说这两个岗位就像世界的两极,究其原因就是设计师更多是站在设计美学的角度作图,运营人员更多是站在商业销售的角度看图。要破解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其实就是要求双方换位思考,对于工作中的相同部分,如对于店铺或品牌调性的定位、单品的定位、对于产品的理解和卖点提炼,对于消费人群的认识等,应该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得出方向上的共识。对于因专业知识差异造成的理解偏差,双方应对双方岗位的专业知识、工作流程有基本的理解和认识。要充分认识到运营人员和设计师虽分工不同,但殊途同归,都要为结果负责。
2.2.3 To 运营 :电商设计工作流程
运营应了解与之配合的设计师,了解不同的作品从立项到视觉输出的工作时间,例如一个新产品的详情页需要 2~3 天,一张入口图需要 0.5~1 小时,一张轮播 Banner 需要 3~4
小时等,以使双方对作品交付的工期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设计作品的需求背景分析、用户调研对设计方向等也非常有帮助,因此在项目策划、产品的市场分析、行业定位、产品卖点挖掘和痛点梳理等环节就需要设计师参与其中,确保设计师对产品充分理解,避免作品设计方向出现重大偏差造成返工 ;在双方对作品设计的大方向、关键要求和基本原则做出充分沟通后,运营应尽量避免在交付日期前对设计师的作品做出临时修改指示,待设计作品成型后双方再做出进一步沟通,但设计师如果对产品的卖点、产品的定位、消费人群等出现疑问,应及时与运营沟通。
2.2.4 To 设计 :电商运营思维
设计师要具有运营思维,就要从营销的角度去看待电商视觉设计,充分理解美观的视觉不等于良好的营销效果,或者说美观的视觉不完全等同于营销效果,电商视觉作品的目的是为营销。换言之,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有美的形式,更加要注重作品本身的“能量密度”所传达出来的力量,这种力量才是作品的价值所在——传达信息并促成销售。
电商设计师不仅要熟练运用行业常用的如 Photoshop、 Dreamweaver、 Illustrator 及时下热门的 C4D 等软件,掌握一定的手绘技能及 Html、 CSS 在电商行业中的应用,还要了解电商平台运营的基本流程,能够独立负责店铺装修事宜。当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会眺望得更远”,对于行业 TOP 品牌、竞品品牌、国内外大品牌的视觉设计理念的学习交流也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说以上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是为了将视觉作品更好地呈现出来,那么对于视觉作品的背景需求分析、产品的市场调查和消费者分析等,最终对于产品的卖点、痛点、痒点的提炼,洞察作品要触达的人群,从而将产品的特点充分呈现给消费者,才真正占据了视觉设计的大部分工作量,做到这些才可以保证将商品信息尽可能地触达客户,迎合大多数消费者的审美观点,保证视觉呈现的营销效果。在此举例 2016 年京东“618 品质狂欢节” Logo 设计策略,供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商视觉作品设计中的电商运营思维。
2016 年, 京东 618 店庆节日全面升级,在延续以往狂欢趴的基础上,结合品质购物的消费升级及促销节日 IP 化的趋势重新定义为 : 618,品质狂欢节。
设计团队在项目策划环节即参与到其中,首先客观调研分析其项目背景,梳理品牌发展线索,制定设计定位和目标。
(1)项目需求背景分析 : 2016 年 618 周年店庆,活动定位为京东最大的节日,同时618 年中购物节在消费者中也已深入人心,成为全民电商购物狂欢节日,加之京东商城新广告语“只为品质生活”于 2015 年 12 月提出,因此从以上背景分析中提取出热闹、狂欢、全民、品质等关键词,对设计作品做出了初步的定位。
(2)用户调研 :在分析项目的背景需求后,对设计作品面向的用户群体即受众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受众对于视觉风格的偏好、表现形式,以获得更易于受众接受的设计风格。对京东用户群体进行数据分析后,得出主流用户群体为 20~35 岁年轻用户,男女性别比例为 55 ∶ 45,因此在颜色、形式表现等方面针对用户调研结果有所侧重。
(3)设计趋势 :在设计上也得关注当下行业内外品牌设计表现发展趋势,追求全新的设计定位,力求在设计元素风格传达方面更符合现有趋势。
(4)视觉呈现 :通过形、色、质感三大维度,结合京东本身固有的企业文化形象、 VIS体系,最终定位其 Logo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