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简介
中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丛书由吴忠豪教授主编,丛书遴选了建国以来在小语教坛影响*、*代表性的9位名师斯霞、霍懋征、袁瑢、李吉林、丁有宽、于永正、贾志敏、靳家彦、支玉恒,对他们的教育生平、教学思想、教学艺术做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代名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主张,真实地还原了当时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况,代表了各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达到的高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不可多得,而且难以复制。学习并总结名师宝贵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课堂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对深化当下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极具借鉴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斯霞的成长道路,童心母爱斯霞的教育思想,以语言教学为中心斯霞的教学主张,识字、阅读、写话相结合斯霞的教学方法,经典重温斯霞经典课例评述五个方面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斯霞的人生、专业发展轨迹和语文教育思想,揭示了她丰富、顽强的精神世界和建立在高尚精神之上的教学艺术,对青年教师传承斯霞语文教学经验和方法,探索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新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前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教育,而每个时代的教育,都有它的代表性人物,斯霞就是这样一位代表性的人物。她跨越新旧两个中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动荡不安的时局变幻,让她饱受生活的磨难,但她矢志不渝,不改初心,始终热爱小学教师这个职业,始终将这份热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她为教育而生,她用她朴素的认识和执着的信念,用母爱般的情怀践行了一个教师的职业信仰,用童心般的好奇与惊喜,阐述着一个个令人难忘的温暖的教育故事。在今天这个资讯无限丰富、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教育也在不断追新逐异,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的时候,当我们从那么多纷纭变幻的新口号、新理念中沉下心来去仔细体会教育的真谛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可能并没有斯霞老师那样真正懂得教育。童心母爱,这是斯霞的教育理念,多么朴实的字眼,但却说出了教育最本真的意义;以语言教学为中心,斯霞的课堂教学主张看起来很平实,也不够新颖,但却准确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主线和脉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理论支撑。
斯霞老师的童心,就是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去理解教育和运用所有的教育手段,她认为: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学生,以学生的心理去悟学生,以学生的行为去爱学生。要以包容、谅解、鼓励、关爱去解读学生,让自己始终充满着一颗童心,以童心对童心,以童趣激童心。带着充满爱的童心走在学生中间,走进学生的心灵,要蹲下去看学生……好一个蹲下去看学生,仔细想来,我们今天的教师,是否缺少这种蹲下身去的精神,缺少站在儿童立场去平等对待儿童,以儿童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我们往往把成人世界的价值取向和固化的思维方式自以为是地灌输给天真的儿童,并强制他们按照成人理解社会的方式去理解世界。我们的许多老师还并没有真正体会到精彩纷呈的儿童世界,总觉得儿童天真的言行那是幼稚和不成熟的表现,在教育教学中总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修剪者的心态,事实上却违背了儿童教育的规律。斯霞的童心说虽然很朴实,但是抓住了教育的本真,包孕着丰富的教育内涵。这和文学批评中的童心说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意义。明代著名学者李贽认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并以童心说为核心构筑其美学理论。他强调: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李贽的童心是赤子之心,一念之本心,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而斯霞的童心,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教师的赤子之心,一个教师首先对待孩子要没有偏私之心,要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孩子。其次,要以儿童的眼光去发现世界的美,去体会,去学习,要善于运用童趣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斯霞的童心也要求教师摒除各种成见和思维的拘框,涤除玄鉴,抱朴含真,以赤子之心去理解教育和教学,教育才能去功利、有自由、能创造。要想做一个好教师,要以斯霞所说的童心做心灵的底色,才能在此基础上绘写出各种精彩的教育人生。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马卡连柯在这里强调的是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而一个教师如何在所有的环境和空间都对孩子产生教育影响,除了知识素养和教育智慧的支持之外,还需要一种持久性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教育情感。我们在斯霞身上,找到了这种教育情感的最具体生动的表达母爱。斯霞的母爱是一种最朴实的教育情感,是她的教育信念的具体呈现。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离开了爱,教育就会失色变味,爱的情感使教育职业呈现出与其他职业相比更独特的行业特色,其他职业也需要爱,例如医生这种职业需要慈悲之爱、关怀之爱,警察需要正义之爱,而教师之爱的特征用母亲般的爱来形容则最为贴切。特别是在孩子成长的童年时代,更加需要这种无私细致的母爱般的关怀。斯霞老师对待学生天然地具有这种爱的情怀。因此她能够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她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虽然也严格要求学生,但始终让每一个孩子在她的班级都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就凭着这种朴实的教育信念,斯霞真正践行了一个教师最为本质的职业精神。反观今天的教育,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学习效率越来越高,但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在知识学习方面我们不断加大密度和深度,在技能训练方面我们不断提高速度和难度,但是总觉得我们的教育缺少点温度,缺少点人文关怀,缺少点母爱般的温馨与呵护,缺少了学习所带给人的成长和真正的愉悦感。加拿大学者柯兰迪宁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教学喻像像家一般的教室,不仅表征一个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同时,也是对和谐共生的教育场域的形象描绘,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教育情怀的教师所应当追求的教学境界。我们在爱校如家的斯霞老师的身上,在她春风化雨般的课堂中看到了这种教学境界的具体呈现。
1960年,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的吴天石先生撰文《一切优秀的教学经验都应当在全省开花结果》,在这篇文章中,他首次对斯霞的语文教学经验做了总结,他说:斯霞的语文教学经验,概括起来,是以语言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以语言教学为中心,以语言学习为纽带,贯通阅读和写作教学,融入思想和情感教育,应当说,斯霞牢牢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今天,我们不断拓展着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和外延,不断开辟语文教育的新领域,不断发明语文教学的新方法,不断打出语文教育的新旗帜,各种语文口号满天飞,让我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相比而言,斯霞这个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的教学主张看起来似乎太陈旧而缺乏新锐之意,太刻板而缺少语文教育的灵动之气。然而仔细想来,我们发现,课堂教学的核心,一个坚实的落脚点恰恰就是在语言教育。小学生是通过母语课程来学习语言的运用的,这是语文学习的首要之旨,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发展心智、丰富情感、陶冶情操。虽然这些教育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是融合的,是不分先后的,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总是需要一个抓手,语文学习总是要通过一篇篇课文阅读、一个个生字词的学习来实现那些丰富多彩的功能的。因此,抓住语言教学这个核心,是没有错的。这在那个语文教学已经高度政治化的年代,能够大胆提出这个教学主张,这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气。斯霞凭着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凭着她的直觉,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从字词教学出发,抓住语言教学这个纽带,贯通阅读和写作,并用她的教学实际充分证明了这一教学主张的有效性。语文教学的确可以有很多个切入点,但是语言学习始终是最便捷和有效的一个通道。文章、文学、文化,这些丰富的内涵都必须有一个基本的附着点,那就是语言,而语言的核心往往又聚焦到字词。所以看斯霞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往往就是抓住字词和语言学习这个焦点,不断往上辐射延展,这样就使她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根据、不虚飘。从言语习得规律角度讲,以语言学习为中心,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学习迁移,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能够把语言学习训练落到实处。当下的语文课堂,一度泛滥无边的谈话风盛行,热衷课堂话题自由生长的所谓生态课堂大行其道,而热闹过后却留下了一地鸡毛,学生的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却没有得到训练,所以,今天我们重温斯霞的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的教学主张正可以补正这一时弊。
今天年轻教师身处的成长环境已非斯霞那一代人可比,教师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早已不是斯霞老师那时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旧时代了,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职业。而随着教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教师这个职业向全社会敞开了大门,只要通过国家规定的考试认证,即使不是师范专业,也能够进入到教师职场。这个制度打开了教师职业入门的通道,可以吸引全社会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这个行业,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师资格证考试能否有效考核应试者的师德水平?我们知道,仅仅依凭知识维度的笔试显然是不能够准确测量这些隐性素质的,短暂的教师资格证面试也只能部分反映一个人的教师德性素养。而社会上目标明确的各类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班又因其功利性目的,促生了有针对性表演式的职业素养培训方式,如果没有一个长时间的观察,是不可能全面衡量一个教师的职业潜质及道德品质的。这是一个两难困境。所以,对那些想当教师的年轻人进行职业情感认同和职业信念培养,就成为教师教育的当务之急。而今天我们重新学习斯霞老师,就能从她身上获取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斯霞老师为教育而生,一辈子就想当一名好老师,她经受了那么多生活的磨难都没有改变初衷。她热爱课堂,热爱学生,这种职业感情是从她心里自然流淌出来的,毫不矫揉,也不伪饰,斯霞老师说有的同事觉得整天和孩子在一起,太烦人,决定弃教升大学,改学别的专业;而我呢,认为读了师范,就应该当老师;当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很有意思,我愿意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当时并没有更多更高的理性认识,就凭着这点朴素想法,风风雨雨几十年,我始终安心在学校工作,心甘情愿当孩子王。
斯霞老师对于教师职业情感的认识就来自于这样朴素的想法和孩子们在一起很有意思。就凭着这朴素的想法,无怨无悔去当孩子王。这种朴素的情感认识,才是那些准备去做教师的年轻人所应该有的最重要的情感体认。
所以我们要再次研究斯霞,要从斯霞的生活经历中充分感受和体会她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扩而言之,重读有关斯霞老师的教育叙事,有利于我们重建教师的职业信仰。尤其在当下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在教师职业门槛逐步放开的新形势下,斯霞虽然平凡朴素但却温暖人心的教育人生道路,她始终坚守的童心母爱的教育信念,她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毫无疑问可以作为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年轻人学习的范本。
汤振纲齐云霞
2017年4月于南京
汤振纲,1967年生,江苏泰兴人,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语文学科方向带头人,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三项。
齐云霞,硕士,201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大学。现为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语文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