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文集(第5辑 2015)》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工程项目丛书之一。文集收录两年内全院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文章,集中反映全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成果。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同志始终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工作,重视全党和全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下发,党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努力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党和国家的思想库智囊团、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的“三定位”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2009年年初决定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立后,注重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组织机构的建设,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的研究室和中心等,同时又注重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2011年,院马工程领导小组决定每年编辑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文集》,收录上一年度全院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文章,集中反映全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文集》[(第1辑·2010)、(第2辑·2011)、(第3辑·2012)和(第4辑·2013-2014)]出版后,收到很好的社会反响。本次出版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文集》(第5辑·2015)。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文集》编委会
2016年7月
第一编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研究
真学马克思主义,坚信马克思主义——在所局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马克思主义著作读书班上的讲话
关于“依法治国”十个理论问题的思考(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党的领导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以史为鉴 选贤任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体会
习近平同志的执政思想初探
习近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科学内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七十八
防止公仆变主人——习近平的重要论述和政策实践
在落实“四个全面”中完善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六论
正确处理“中心工作”与“极端重要的工作”的关系——从习近平关于经济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关系的新思想谈起
习近乎党建思想的特征分析
国家治理的底线思维和战略定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七十二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初述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研究的双重视角
准确解读马列经典著作——纪念恩格斯逝世120周年
准确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列宁文艺反映论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论的历史缘分
新经济政策与列宁的社会主义观
“回归”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原初语境
第三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及其贡献
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
澄清对邓小平理论的四个错误认识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逻辑及其当代价值
苏联亡党亡国过程中的几次法治改革陷阱及警示
新常态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与路径选择
陈云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导性意见的思想基础与来源
党和国家领导人论如何对待国史上的错误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人民民主——一个基层民主发展的视角
第四编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论争
塞耶斯的公正思想及其启示
交往、规范与制度:哈贝马斯与马克思批判指向的比较
2014年国外左翼思想、思潮及运动研究概览
越南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与成果
查韦斯道路何以为继?——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三大述评
古巴“更新”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与中古关系
生态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研究及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文集(第5辑 2015)》:
二 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始终把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放在突出位置来看待,把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要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使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充分展现出民主集中制特有的优越性。长期以来,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民主集中制是被历史证明封闭落后的制度,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抛弃这一“落后的制度”。实际上并非如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离开了民主集中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会走向不归之路,会给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带来巨大损害。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现代化。西方国家由于其政治体制的缺陷,无法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于是利益集团绑架政治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决策效率低下,形成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讲的“民主已死”的局面。托尼·布莱尔2014年12月4日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坦言:“现代治国面临一道离奇的悖论:要满足公众日益提升的需求,改革必不可少,但公众很容易被动员起来反对这些改革。所以,在变革面前,西方政治家们往往退避三舍,导致选民对民主政治的进程大失所望。”无独有偶,2014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出版的《大退化:制度如何衰败以及经济如何衰亡》一书在美英等国引起强烈反响,书中弗格森强调三权分立的西方议会制度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大,“在西方政治家看来,‘民主’就是人们在投票箱投票,是人们选出代表发表演说,是在大礼堂进行选举。但是,仅凭借这些还无法让民主从天而降”。大礼堂式的选举带来的是利益的分裂、社会的断裂,整个国家达不成共识。
要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最重要的基石。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按照宪法确立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政权体制和活动准则,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保证国家机关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现实体现,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这一权力结构就是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统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它是人民民主意志的权威表达和集中实现;国家机关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既有民主基础上的分工又有集中基础上的协调。
要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到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中,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包括党内民主的机制化和程序化、集中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十八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3年中央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以下简称《纲要》)就强调民主集中制要具体化。《纲要》提出:“抓紧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着力构建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切实推动民主集中制具体化、程序化,真正把民主集中制重大原则落到实处。”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再次阐述了民主集中制制度的具体化。会议强调,党的组织制度改革,重点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内生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民主集中制如何具体化?最根本的就是构建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包括党内选举制度体系、民主决策制度体系、民主监督制度体系等,把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作为民主集中制最重要的具体制度体系加以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