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馆:权力的奥秘(2)·我是司马懿(大结局)》以司马懿的一生经历为主线,以三国历史为背景,结合现代成功学原理,讲述并剖析了司马懿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司马懿的个人成功历程。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作,代入感强。
《中国历史名人馆:权力的奥秘(2)·我是司马懿(大结局)》为第二部,讲述司马懿人牛的第二阶段,可以归于曹睿后期及曹芳时代。存这一阶段,司马懿成功地除去了政敌曹爽,取得高处不胜寒的地位,并为儿孙剪除了蠢蠢欲动的王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牛命后期的司马懿如何达到他人牛的顶点?今天的司马懿可能成为将来的曹操,后来的司马懿又可能被人取代,你想做的事别人同样都可能存追求,这同样又是每一个成功人十必然而临的瓶颈。
于行,山东青岛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历史和成功学的研究,对三国、两晋及近代史尤有心得。2010年开始写作,目前存各大网站发表历史作品多部,获得读者热评。作者卓越的翻新历史、紧贴时代、讲求实用的能力更是深受读者赞誉。
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蒋济之领军将军职位的失去,于我是一巨大的损失,现在我就重点说说这件事吧。
说起来我与满宠、蒋济是一脉相承的关系,239年我转任太傅,满宠接替了我的位置,而242年满宠去世,蒋济又跟随而上。这个过程看起来很自然,实则玄机重重,玄机之一,就在那个外示宠隆,暗夺实权;玄机之二,则是蒋济的骤然超升;而玄机之三,也就在这个无比重要的领军将军一职上。
满宠虽然年老,虽然多年请辞,但他在239年的这次升迁也是符合曹爽等人的需要的,他们需要慢慢安排自己的亲信。四代老臣满宠当年是接替曹休主持南方军事的,其资历、功绩、威望都足当太尉之职,然而之前的蒋济却仅仅是一个领军将军,他多年来主要只有谋划之功,那么蒋济何以竟也能在满宠之后越过司空崔林、司徒卫臻一跃而为太尉呢?
蒋济的领军将军之职始于239年,这之前他所做的是护军将军,尚在夏侯献之下。护军将军和领军将军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他这个领军将军的职位却是我和孙资、刘放等人给他的。
蒋济从来都是我们的人,239年我在孙资、刘放的帮助下顺利取得辅政大权之后,势必要将夏侯献遗下的这个大权交予蒋济。
所谓的领军将军在魏国始设于文帝时期,它即是汉魏以来京城禁卫军的主管。领军将军以下,设五校、中垒、武卫三营,此即是禁卫军的主要组成。五校我在前面说到蜀事时已经说过,它是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的总称,在汉时分掌京师五处的宿卫之兵,而中垒营的主将则被称为中垒校尉,武卫营的主将则为武卫将军,由这京师七处兵马都在领军将军的统领之下你即可知道领军将军一职的绝对重要性。
就连蒋济之前所担任的护军将军,其实也是在领军将军麾下的。在魏国,护军将军主掌武官选拔考核,并独自拥有一个护军营,看起来威势颇足,但是它因为隶属领军将军,且只能有一营士兵,所以它根本无法独立行事。按照魏制:“领、护资重者为领军、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领军、中护军”,领军与各护军又各统领一个独立的领军营或护军营,而护军更在领军之下,因此领军将军实际已掌握的是整个京师包括禁军在内的所有军权。
毫无疑问,相比之下,曹爽一党在继我之后夺取京师军权的步骤,是其所行的第二大步骤,这个步骤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曹爽一党因此加强了对京城,对朝廷及百官的控制,他由此基本可以为所欲为了。
而这个步骤对我的直接影响则是,我在京城最大的羽翼被剪除,我在京城失去了最强大的支持,我由此更加不得不接受曹爽的摆布。所以我在此后除了那场为期三个月的淮南屯田,再无大的举动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基本可算是被软禁于京师了,而且这一禁竟是将近五年。
然而曹爽对我的摆布我是绝不可能乖乖接受的,对于一个有心的人,一个老谋深算、长于忍耐的人来说,他无论身处何地,也必定是有办法来施展他的策略的。这世上有一句话说,有一种成功是失败,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曹爽他们还是高兴得早了些。他们反而因为他们的这些成功,因为对我的五年“软禁”,对我放松了警惕。
面对曹爽的压制,我表面上纹丝不动,我除了恪守本分,不断地做事,做事,再做事,私下里也为我终将有的反击做了无数的准备。
在这期间我所做的最主要、最多的一点就是借机继续开拓我的人脉,凝聚我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地保持他人对我的依赖。我很明白,曹爽终究有一天会落个天怨人怒,我将来的反击必然跟随者众。
为了自己一党的私利,为了控制权力,为了作威作福,曹爽在他的行进过程中要打击与对付的当然不只是我们几个,权力争斗的特点已经决定了这点,而曹爽的愚蠢也必将使他树立起更多的敌人。我要抓住的就是这样一个有利时机。
实际上曹爽从一开始就这样做了,而我从一开始就已经在进行这项工作。
我已经多次说过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用最俗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利益交换的过程,换句话说,它又是一个“施”与“受”的过程,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人的能力越大,实力越强,只要他愿意,他施予人的就肯定更多,而他这种施予就更可能得到无数的回报,于这一点我仍旧深信不疑。
此正是所谓的分享越多,得到越多,此正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我恰好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实力,我一生基本没有吝惜它们,在这个非常时期我对它们更不会有半分吝惜。
分享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说白了我就是在使用这个原则来筑起一个合作共利的“共荣圈”,来达到保护自己,对付曹爽的目的。
所以我在这期间不仅在努力提拔一些人,也在努力保护一些人。
“要找到自己的贵人,就要先做别人的贵人”,在这个非常时期,能够成为我的贵人的人早已不仅仅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了,我因此没有放弃对任何小人物的争取。小人物不会是永远的小人物,小人物在特殊的时期也可能发挥特殊的作用,这一点你们将从我与曹爽的最后之战中深刻领会。
抓住小人物,抓住所有“潜势力”,引领他们前进,使他们紧密地拱卫在我的周围,这就是我现在所做的。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我所施予的援手正是在落难者最需要的时候。所谓“雪中送炭”,“患难之中见真情”,我的作为无疑将使我以最小的力气得到最大的回报。退一步来说,拯救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比浪费掉、害掉一个人高尚得多,有为得多,我所帮助的人即使在将来由于某种原因不会报答于我,但我想他到底是不会成为我的敌人的,我何乐而不为?在这种时候他们的不反对,对我就是一种极大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