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入手,系统地介绍企业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基本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着重强调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实务性内容。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创造财富的最主要源泉,也是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单位。同时,国家的繁荣富强、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安宁,以及公民的幸福安康都有赖于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企业的兴衰成败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息息相关。因此,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积极探索、研究企业管理问题,努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是从事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我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此之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是由政府指定的。当时的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也不存在所谓的竞争压力,企业完全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既无意义也无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企业才真正拥有了独立自主的经营权。面对新环境下企业所遇到的生存与竞争压力,管理者必须要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经营中的一系列新问题,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企业管理知识在我国的发展与普及。
如今,管理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不断涌现的身价过百万、千万的职业经理人活跃于我国职场之中便充分说明了这~点。但就整体而言,目前我国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还落后于欧美国家,企业管理知识的普及与提高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需要企业界和教育界不断努力,争取早日探索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们又不太可能到企业里体验管理工作,这就对我们的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本书在注重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着力引入大量贴近企业管理实践的案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加深他们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结合当前企业管理环境的新变化,本着简洁、实用的指导思想开展编写工作。全书从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入手,系统地介绍企业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基本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着重强调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实务性内容。本书内容翔实,体系完备。每章开篇均设有导读和开篇案例,以引导读者学习。文中穿插了丰富的阅读资料以拓展读者的学习视野。每章之后均有多种形式的思考题和一个与该章内容高度契合的讨论案例。这些模块的设立,既可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又便于巩固每章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授课教师的教学负担。本书适宜作为高等院校本、专科企业管理课程的授课教材,也可作为各类成人教育的教学用书和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参考书。
本书由秦勇、陈爽和庞仙君担任主编,赵志强、麻菁菁、于洁、方俊涛、梁丽军和杨继彤参编。具体分工为:秦勇负责起草编写大纲,并承担第1章(与陈爽合作)、第2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与麻菁菁合作)和第9章(与于洁合作)的编写工作;庞仙君承担第10章、第12章、第14章的编写工作;杨继彤承担第3章的编写工作;梁丽军承担第11章的编写工作;方俊涛承担第13章的编写工作;赵志强承担第15章的编写工作;全书最后由秦勇、陈爽定稿。
本教材为南开大学远程学院教材建设的系列成果之一。在编写过程中,远程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此深表感谢。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和借鉴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同时,还要感谢辛苦为本书做文字校对工作的芦明月同学。
由于编者学识有限,书中定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再版时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