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包括12篇文章,主要内容包括:历史问题研究,如17-19世纪越南南方华人研究状况述评,从《柬埔寨王家编年史》看柬泰历史关系的起源,泰国的民主化:一路颠簸到稳定的民主发展;社会文化问题,如梵语在印度的现状,伊斯兰人道主义在本质上崇尚和平主义,它与现代性可以共存,保宁《战争哀歌》的国际影响与地位,巴基斯坦穆斯林婚姻陋俗及其成因分析,马来班顿语篇连贯性的认知解读,泰国的鬼神信仰初探;中国与东非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研究。
孙晓萌,女,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理事。曾师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所长、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李安山教授,先后赴尼日利亚阿赫马杜·贝洛大学(AhmadU BelloUniversity)、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学进修,在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非洲文学和殖民主义史。
东南亚研究
从《柬埔寨王家编年史》看柬泰历史关系的起源【李轩志】/3
马来班顿语篇连贯性的认知解读【刘 勇】/17
泰国的鬼神信仰初探【熊 韬 杨 杰】/30
17~19 世纪越南南方华人研究状况述评【钟 珊】/42
南亚研究
梵语在21 世纪初的印度【周利群】/65
巴基斯坦穆斯林婚姻陋俗及其成因分析【孔 亮】/81
非洲研究
中国与东非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研究【魏媛媛 肖齐家】/99
专 访
伊斯兰人道主义在本质上崇尚和平主义,它与现代性可以共存
—— 访伊朗裔加拿大哲学家拉敏·贾汉贝格鲁【吴 钰 王泽壮】/ 117
特 稿
保宁《战争哀歌》的国际影响与地位——兼论历史是什么颜色的【孙来臣】/131
《亚非研究》稿约/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