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广大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取得日益辉煌的成就,本书以通俗易懂但发人深省的方式讲述了各种用人之道、管人之道、决策之道和沟通技巧,并直面管理者每天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各位读者解读了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困惑,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管理者只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日积月累,不仅管理工作会游刃有余,还将成为深受下属爱戴的管理者。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纵观古今,不乏一些运筹帷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先贤,也有不少苦心经营、勤奋有加却惨淡收场的管理者。是非成败,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对管理者个人来说,管理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前途的明暗。
现代管理圈中流行一句形象的比喻:“一匹狼领导的羊群可以打败一只羊领导的狼群。”管理者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团队的成败。这里所说的能力,不仅仅是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驾驭专业和专业人员的能力。管理者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头羊”,领导组织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表面上看,管理者只是驾驭者、指挥者,实际上管理者并不只是权力的拥有者,他在指挥、带领、指导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各项能力和素质。外行管理内行固然行不通,但也不是每一个内行都可以管理其他内行,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管理能力。因此,管理者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学习管理学,学习管理的技巧、方法和艺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高明的管理者提拔人才,普通的管理者使用庸才,糟糕的管理者喜欢废才。有建树的管理者是艺术家,他们的经历、智慧、成就、人品、风度、魅力均由管理工作体现出来。成功的管理者能够自如驾驭强过自己的人,并能将他们有机地组织到整个机构之中,扬其长抑其短。
管理的过程不但塑造了管理者的个人形象,同时也把公众的意愿升华,让部属和同事在欣赏、体味中找到一种和谐向上的理由。在管理者的指引下,人们同心协力,一个富有朝气、充满活力、运转良好的组织就此诞生。
黑格尔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管理者和管理方式。但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一定善于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局面,果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任用精明能干的部下,并拥有吸引人才归附的人格魅力,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必然的。
管理艺术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为帮助广大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取得日益辉煌的成就,本书以通俗易懂但发人深省的方式讲述了各种用人之道、管人之道、决策之道和沟通技巧,并直面管理者每天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管理者如能坚持阅读,每天学习一点,同时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日积月累,不仅管理工作会游刃有余,还将成为深受下属尊敬和爱戴的管理者。
宋怀德,原名吴力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原内蒙古通辽电台新闻中心编辑记者,现从事文化出版事业。出版《左手温暖右手》、《二十几岁规划你的人生》、《厚道人必知的人生经验》、《低调的智慧》、《一生三智》、《一生三策》等作品,出版现代禅系列《禅在心中——得失寸心知》、《禅在心中——本来无一物》、《禅在心中——灵山在心头》等作品。
由台湾先智出版的《为自己亮一盏灯的50则箴言》、《打开心田的50把钥匙》、台湾海鸽文化出版的《方与圆》等作品也深受广大台湾读者的欢迎。
第一篇 用人与管理
管理所针对的对象是人,所有的工作任务也都要依靠人来完成,所以管理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识人与用人。一个现代管理者必须注重用人的问题。一个贤能的管理者,最主要的是善于用人,能以他人的长处归结为一己的长处,能将多数人的力量凝聚为一个团体的力量。
世界上的资源有成千上万种,但人才称得上是最宝贵的资源。学会任何一种学问,只能利用一种资源,而学会用人才能利用人才去征服、利用万物。用人之法,一本万利;用人之法,一劳永逸。
古今多少成败事,皆在选人用人中。如何用人,是衡量一个管理者管理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用什么样的人,将是我们事业兴衰的关键所在。
第一章
要通晓用人的艺术
作为管理者,面对不同秉性的下属,要充分了解他们的性格,并把不同性格和具有不同特长的下属放在不同的位置上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找对人才能做好事情
用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发掘、发挥下属的一技之长。用人不当,事倍功半;用人得当,事半功倍。
《淮南子·道应训》记载,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将他们揽至麾下。有个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了。
这时“神偷”出头请战。他在夜幕的掩护下,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还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捡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当天晚上,“神偷”又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再由子发派人送还。第三天晚上,“神偷”连齐军主帅头上的发簪都偷来了,子发照样派人送还。齐军上下听说此事,甚为恐惧,主帅惊骇地对幕僚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来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不战而退。
一个团队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并不在于自己能做多少事,而在于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下属的优缺点,并在适当的时候派他们去做适合的事。
世界上众多著名公司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关键就在于用人的成功。
作为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公司,麦当劳的用人之道是:企业首先应是培养人的学校,其次才是快餐店。麦当劳用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取胜于市场,着力于寻求相貌普通但具有吃苦耐劳创业精神的人,并以公司自身的经验和麦当劳精神来培训自己的员工。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只有任用最为出色的人,才能确保企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如果内部有足以胜任的人才最好,如果没有,则应从外部聘用,哪怕需要支付高昂的薪酬,企业也绝不能因为补缺或应付而在关键岗位上放置平庸的人才。
在美国纽约的华尔街,有一个来自中国上海的华人金融家,他名叫蔡志勇。蔡志勇20世纪60年代初期投身于美国金融界,几十年来任凭华尔街潮涨潮落、狂澜迭起,他都能神奇地化险为夷、绝处逢生。特别是在一波三折、危机四伏的股票市场上,他总能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从而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被美国金融界誉为“点石成金的魔术师”、“华尔街金融大王”。
1987年2月1日,蔡志勇荣任全美500家大型企业之一的美国容器公司董事会首席执行董事和董事长。说到这里,不能不说说威廉·伍德希德这个洋“伯乐”是怎样识别蔡志勇这匹“千里马”的。
威廉·伍德希德原是美国容器公司的董事会首席执行董事和董事长,是一个唯才是举的开明人士。他所管理的容器公司是一家实业公司,下辖多家制罐厂,多年来一直想在金融界求得发展,因此一直想聘请一位金融奇才来策划经营,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蔡志勇在金融界超凡的才能引起了威廉·伍德希德的注意,他慧眼识俊杰,立即与蔡志勇接洽商谈。
威廉·伍德希德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最后竟不惜以1.4亿美元的现金和股权高价收购了由蔡志勇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董事的“联合麦迪逊”财务控股公司,并邀蔡志勇出任容器公司董事。1.4亿美元这个惊人的“收买”价,明眼人一看就知,威廉·伍德希德收购“联合麦迪逊”是假,“收买”蔡志勇是真。
蔡志勇赴任后果然没有辜负威廉·伍德希德的厚望与重托,凭借着该公司的雄厚实力,他在金融界大展其能,没多久就使容器公司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他先是用1.5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运输人寿保险公司的股票,又以8.9亿美元的巨资收购了若干家保险公司、一家经营互惠金的公司、一家兼营抵押及银行业务的公司……并投资2亿美元,进一步发展这些公司的业务。蔡志勇在4年内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容器公司的多种金融服务业。
蔡志勇以金融业务为突破口,同时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业务,使该公司1984年资产达26.2亿美元,销售额为31.78亿美元;1985年第一季度的纯收入达3540万美元;而1986年第一季度的纯收入高达6750万美元,与同期相比几乎翻番!证券业务更是令人惊叹!仅以1985年为例,容器公司下属的各保险公司售出的保险单面额就高达770亿美元。
如今的容器公司早已今非昔比,成为拥有33个容器厂的巨型企业,在全美500家大型企业中位列第130位,该公司的金融服务业已形成完整体系和不断发展的金融网络。蔡志勇上任仅4年,就为公司增加了10亿美元的资产。威廉·伍德希德更加器重蔡志勇,1982年2月升任他为执行副总裁,1983年8月又将他升任为副董事长。
威廉·伍德希德自鸣得意地坦言相告:“蔡志勇是容器公司金融服务业的‘顶梁柱’,我们之所以收购他的公司,主要是为了把他吸收到我们公司里来。”
威廉·伍德希德以1.4亿美元的天价收购“联合麦迪逊”财务控股公司,根本目的是为了得到蔡志勇这位不可多得的帅才,事实证明威廉由此获得的收益要远大于此。人才作为企业的一种最重要的资源,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否招募到优秀的、合适的高级人才往往决定着企业在市场上具有多大的竞争力,所以管理者要不惜一切代价来网罗有价值的人才,让最优秀的人才为己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