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出现的现代消费方式,《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生存论消费哲学》从生存论的视域揭示了现代消费方式与人的生存之间的多重关联及其矛盾,建构了一个具有解释力的“消费生存论”的理论体系,为完整理解消费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前提。《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生存论消费哲学》在对西方消费生存论研究范式全面批判考察的基础上,对现代消费方式的生存论意义、生存论异化、生存论张力关系及其根源、生存论消费方式的建构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力图在哲学高度上运用历史辩证法全面揭示现代消费方式的生存论意蕴和历史规律,构建系统的消费生存论。消费生存论不仅是从生存论视角对消费的系统考察分析,而且也为建构更合理的消费方式和生存方式提供富有启发性的哲学智慧。
鲍金,男,1980年出生,山东潍坊人。哲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哲学、意识形态和政治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多次出国访问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系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韩国国立庆尚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资本论>哲学的新解读》等,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多项。
绪论 消费的生存论转向
一、消费生存论的彰显
二、三种流行消费方式及其反思
三、研究视域的转换和阐释概念的更新
章 消费的生存论研究范式
节 现代性的视角
第二节 后现代性的视角
第三节 消费生存论:消费研究凸显的主题
第二章 消费的生存论意义
节 传统消费时代的生存困境
第二节 现代消费方式与生存内涵的跃迁
第三节 文化消费与精神生活的拓展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消费的生存论异化
节 物化生存
第二节 物化生存的异化性质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消费的生存论张力
节 需要与欲望
第二节 财富与幸福
第三节 生存与发展
第四节 经济价值与人本价值
第五章 消费生存论关系的探源
节 资本逻辑:消费生存论关系的发生根据
第二节 消费生存论关系的双重性质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建构生存论的消费方式
节 生存论的消费方式:消费即生存
第二节 生存论消费方式的三个维度
第三节 生存论消费方式的建构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生存论消费哲学》:
消费作为个体再生产的方式,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的生存。为了维持自身的生物体存在,人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等消费活动。与马克思一再强调的“生产物质生活”的永恒性相似,消费同样具有永恒性,“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消费与生存同在,消费的历史和生存的历史同样悠久,就此而言,消费的生存论关系是始终存在的。然而,在人类历史卷帙浩繁的文献资料中,专门阐述消费问题并对消费的生存论关系进行考察的著述并不是很多,只是到了19世纪下半叶,伴随着现代消费方式的兴起,人们才开始关注与人的生存切近的消费问题,在此基础上,一大批围绕着消费问题的著作,如《有闲阶级论》《与资本主义》《货币哲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消费社会》等才得以问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作为永恒现象的消费直到19世纪才被人们关注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消费始终停留在生存主义取向上,传统时代的人们普遍认为消费只不过是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以及在此基础上满足一定的生活便利而进行的诸如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活动,这些活动要解决的主要是生存的问题,而不是发展和享受的问题。正因为此,传统人才从生存主义角度理解消费,认为消费就是为了保证基本的生存,消费的主要意义就是保证人能够继续生活下去而不致死绝,至于发展和享受问题则根本提不上当时人们的议事日程。当消费被等同于生存的时候,消费问题自身也就难以凸显出来。
但是,现代消费方式的兴起已经解决了人们的生存问题,人类从整体上已经摆脱物质匮乏的生存处境,越来越多的人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从事旨在完善自身与改造社会的活动,这样,人们逐渐地不再从生存主义角度去理解消费,而是从发展和享受的角度去理解消费。与此同时,消费的使用价值逐渐降低,符号价值逐渐上升,消费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交流体系和区分体系。正是在消费内涵发生文化转向之后,现代和后现代思想家们开始关注消费问题,并对消费的生存论关系做出深入探讨。在研究过程中,大体说来思想家们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切入消费的生存论关系问题,一种是将现代消费方式视为现代性的后果,重点关注现代消费方式中隐藏的生存结构的特点,关注现代消费方式引起的生存论性质的异化趋势,这是现代性视角下的观点;另一种是将消费,或者说符号消费视为后现代性的主要表征,认为符号消费的强势崛起导致了主体的缺场,从而使得人的生存的真实性不再存在,人们只不过是为了符号而生存,一味陶醉于符号构筑的碎片世界中,这是后现代性视角下的观点。
尽管思想家们采取了两种不同视角,但是,对消费的生存论关系采取批判性视角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持有现代性视角的学者多是从理想、伦理、异化等角度出发,展开对现代消费方式的生存结果的批判性考察;持有后现代视角的学者多是从符号消费角度出发,关注符号蔓延之下主体性失落的问题。这样两种研究进路从根本上而言,都是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忧虑和对人的生存性质的忧思,体现出学者固有的批判精神和生存论关怀。通过对一个多世纪以来消费研究状况的梳理,我们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出消费研究逐渐凸显的主题,这就是消费的生存论关系。具体来说,这里的“消费”主要是指现代消费方式,在此基础上,“消费”“炫耀性消费”“大众消费”“符号消费”等一系列消费方式才得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消费方式产生之后,又对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性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总之,消费研究应当关注消费自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生存论关系,这也正是《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生存论消费哲学》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