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之星文库)永恒的思想:对斯密思想的解析和判断
定 价:68 元
当前图书已被 7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中联华文 尚新力
- 出版时间:2017/1/1
- ISBN:9787506855884
- 出 版 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091
- 页码:25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17
- 开本:16K
《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永恒的思想 对斯密思想的解析和判断》作者通过对亚当·斯密及其所著的《道德情操论》、《国富论》、斯密思想的现代启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尚新力,1957年出生于北京市。现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著作包括:《凯恩斯传》、《企业怎样走出困境》、《大论争——建国以来重要论争实录》、《世界哲学宝库——世界225篇哲学名著评述》(译著)《工业文明的衰亡——经济增长的极限与发达工业社会的重新政治化》(译著)等。另有数篇学术论文在国内期刊发表。
前言
绪论 再读亚当·斯密
一、斯密生平中的两部巨著
二、斯密思想从何而来?
三、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再读亚当·斯密
章 斯密《道德情操论》的解读
一、我们每个人都有同情心
二、同情的合宜性——公正的旁观者
三、人类美德的源泉
四、怎样看待我们的激情
五、幸运或不幸下的同情
六、对富人或穷人的同情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
七、崇富嫌贫是人类的劣德
八、我们既需要仁慈更需要正义
九、命运对我们道德情感的影响
十、我们如何评判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论人的良心
十一、道德意义上的社会规范以及我们的义务
十二、我们能以效用来作出道德判断吗
十三、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十四、我们应该如何评判个人德行的美德品质
十五、践行美德的自我控制
十六、美德的本质是什么
第二章 斯密《国富论》的判断
一、交换分工与国民财富
二、国民财富应该给谁
三、国民财富再产出财富
四、人类在历史上如何创造自己的财富
五、国民财富不断增长的机制——自由的市场以及干预可以增加我们的财富吗
六、政府在财富的创造中应该做什么
七、《国富论》的财富——人的自由与自由社会
第三章 斯密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政府与市场——我们更需要谁
二、经济上的利己与道德上的利他
三、建立我们可行的社会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永恒的思想 对斯密思想的解析和判断》:
斯密在1759年创作的《道德情操论》重要的科学突破是提出,人类的道德思想和行为方式是我们作为社会动物自身天性的产物,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天性德行的探究相对于智慧教育是更好的道德行为向导,而审慎和正义是人类社会得以存续的必然的基本道德准则。
什么是道德?何又为情操?简单讲,道德就是基于承认和保证人类社会存续的一种理念,其存在的意义旨在限制或倡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也可以说,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制约,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情操即为人的情感倾向和操守方式以及在情感意识下的行为方式与品行。人类社会必然存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而道者即为自然、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们顺应而不背“道”而行就是“德”,只有遵循“道”的“德”下的情感和品行,自然才会长足存在,社会才会和谐发展,人类才会健康幸福。非正式的道德规范和正式的法律约束,均属于社会制度的范畴,但道德规范远远居先和内胜予法律。
人们往往重于《国富论》而轻于《道德情操论》,这是人们至今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领悟斯密思想全貌的主因,于是肢解了斯密的完整思想体系,生出了众多的斯密问题和误断。其实,在斯密的一生中对《道德情操论》倾注了其主要精力和大部时间,远远过于《国富论》。这是因为:
,《道德情操论》是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部著作,也是他辞世前的1790年后定版的一部著作。在这31年间,斯密五次修补,构成了《道德情操论》的六个版本。次是对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的修订,为重要的修改是他延伸了有关公正的旁观者的理论,鲜明指出良心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1767年在斯密着手撰写《国富论》之时,他又修订出版了《道德情操论》第三版,其中引人关注的是将他的《论语言的起源》作为附录附在该版书后。1774年,当斯密即将完成一套有关国民经济完整理论的《国富论》时,再一次修订出版了《道德情操论》的第四版,其中包括一些实质性和非实质性的修改,包括若干用词现代化方面的修改。1781年,斯密又修改了《道德情操论》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细节,以使其文字和阐述更加完美,由此形成了《道德情操论》的第五版。1789年,这是斯密在其一生的后一年修订《道德情操论》的,由于年事已高,重病压身,斯密预感来日无多,意识到这是后的定型版,因而非常仔细,直至1789年12月完成修订,在1790年斯密逝世前几个月才出版,这就是后来人们称为完美的《道德情操论》1890年版,也就是第六版。《道德情操论》的后版本的重要修订是增加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卷第三篇第三章《论由钦佩富人和大人物,轻视、怠慢穷人和小人物的这种倾向引起的道德情操的败坏》(又译为《论道德情操的堕落。堕落的原因是我们倾向于羡慕有钱有势的人,而鄙视贫穷卑贱的人》)。此外,在1890年版本中还包括对良心、公正的旁观者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自我控制”这一主题的论述,对道德理论的实际运用和对谨慎、正义、仁慈等美德的论述等等。由此可见,《道德情操论》问世三十年间,虽然重印五版以表明了斯密对此倾注有加,但只有1790年的后版本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修订,1790年7月斯密与世长辞,后的《道德情操论》蕴涵着他对人类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寄托,这是斯密提出富国裕民的根本所在——那是比现世更美好,由正直、人性和正义支配的世界。在那里,他们的不白之冤终将得到昭雪,美德终将得到报偿,而且那能使人对骄奢的恶德感到战栗的原则将有效地安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无辜者。
……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