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论热点研究》以宏观的总体概括和分阶段具体探讨相结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理论研究思潮和学人思想及著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即以“序”勾勒整个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演进脉络与分章论述不同时期的各自特点、评价学者们著述的价值相结合,综合、推绎大量文献,针对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学人论说而有的放矢。
中国文学理论的凝结、坚守与突进(代序)
上编
第一章 新中国建构文学理论的话语资源
第一节 政治权威话语——毛泽东文艺思想
第二节 学术权威话语——苏联文学理论
第三节 边缘话语——中、西方文论传统
第二章 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讨论与批判
第一节 胡风文艺理论的关键词及思想逻辑
第二节 间隙初生:重庆座谈会
第三节 批判序幕:香港《大众文艺丛刊》
第四节 批判渐次升级:1949—1955
第三章 “黑八论”批判及反思
第一节 “黑八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第二节 “黑八论”的出笼及其主要内容
第三节 “黑八论”评述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理论——“样板戏”与“三突出”的历史教训
第一节 “八个革命样板戏”--
第二节 从“两结合”到“根本任务”论
第三节 “主题先行”和“三突出”论
第四节 政治与文学的双重迷误
第五章 关于文学艺术批评标准的讨论
第一节 毛泽东的《讲话》与新中国文艺批评标准的确立
第二节 文艺理论家对《讲话》精神的解读
第三节 新时期对文艺批评标准问题的反思与重建
第六章 人性、人道主义问题大讨论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关于人性与文艺关系的探索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关于人l生、人道主义与文艺关系的探索
第七章 “形象思维”说的发展、终结与变容
第一节 “形象思维”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形象思维”讨论在中国的兴起
第三节 改革开放与“形象思维”
第四节 对“形象思维”的反思
第五节 “形象思维”论的三个发展
第六节 从形象思维到符号思维
第八章 文学主体性的超越与局限
第一节 文学主体性的哲学来源
第二节 文艺学自身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文学是人学”的来龙去脉
第四节 文学主体性的意义
第五节 “文学主体性”的局限”
中编
第九章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渊源、争论、泛化与变异
第一节 “转换”说问世的历史与现实
第二节 “文论失语症”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转换”的场域和语境“
第三节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古今、中西视域中的中国文论建构
第四节 “转换”说的变异与反思
第十章 文艺与意识形态
第一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探索
第二节 20世纪70-90年代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探索
第三节 新时期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讨论
第十一章 文学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 民族文学、比较文学、文学人类学
第二节 文学人类学的学科建构:西方与中国
第三节 神话学、原型批评与文化阐释派的崛起
第四节 中国的文学人类学派之前景展望
第十二章 科学方法论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历险
第一节 “老三论”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节 “新三论”及其他科学方法论在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历险
第三节 科学方法论的反思
第十三章 新时期文艺与政治、经济关系的重组与文论范式的转型
第一节 文艺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与文论转型
第二节 围绕通俗文艺、金庸经典化、文艺商品化、大众文化等问题的论争
第三节 “人文精神”论争与钱中文等的“新理性精神”建构
第四节 重新审视文艺审美自主化及其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第十四章 文学本体论研究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文学本体论研究的历史描述
第二节 文学本体论研究的历史价值
第三节 文学本体论研究的不足及其前景
第十五章 “后”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
第一节 选择与借鉴:“后”语境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接受取向”
第二节 转折与变革:“后”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范式的转变
第三节 扩张与批判: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现代性立场
第四节 危机与重建:“后”语境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重构
第十六章 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挑战
第一节 文化研究之兴起
第二节 文化研究对文学理论的挑战
第三节 困境与机遇
第十七章 新媒介的出现及对文学理论的挑战
第一节 媒介的概念与文学新媒介
第二节 媒介研究现状与文论发展动向
下编
第十八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当代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概述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若干问题
第十九章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建构、演变和发展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建构
第二节 《纪要》与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挫折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文艺政策的转型
第五节 新世纪文艺政策的发展
第二十章 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与文学理论研究
第一节 从世纪初的草创到20世纪前50年中国美学的两条主线
第二节 从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的美学大讨论及其意义
第三节 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的“美学热”
第四节 美学的复兴与新的做美学的方式
第二十一章 60年外国文学理论的译介与中国文学理论的建构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全面借鉴苏联文艺理论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论的大规模输入
第三节 新世纪:走向多元对话
第二十二章 60年代文学理论教学与教材建设
第一节 民国时期文学概论教学概述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学理论教学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理论教学与教材建设
第四节 面向21世纪的文学理论教材建设
第二十三章 台湾当代文学思潮略论
上篇范式的转移:20世纪50-80年代的台湾文论与美学
下篇思想的复调: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台湾文学思潮
附录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大事记(1949-2008)
后记
《当代中国文论热点研究》:
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以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的开国大典为标志的话,那么新中国文学的诞生则应该以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为标志。在这次大会上,即将被选为“文联”主席的郭沫若在他的“总报告”中自豪地宣告,五四新文学经过30年发展,到新中国即将成立时,“代表地主阶级的封建文艺已经在理论上解除武装”;“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法西斯文艺”也已经“受到全国文艺界和全国人民的唾弃”;“欧美没落资产阶级文艺影响之下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理论已经完全破产”,“曾经在这种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影响之下的许多文学家艺术家,也逐渐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接受了无产阶级文艺思想的领导”;“无产阶级文艺思想领导的为人民服务的文学艺术,队伍日益壮大,方向日益明确,因此就日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而在此之后,新中国文学的历史使命就是以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新文艺的基本方针,“充分地吸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宝贵经验”,“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郭沫若此时对文学史的描述,洋溢着胜利者的乐观与自信。中国共产党支持和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自产生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到了20世纪40年代,在几次短兵相接的较量中,其声势不仅盖过了直接为国民党统治服务的官方右翼文学,而且也压倒了曾经颇有影响的自由主义文学。随着新政权的建立,反共的右翼文学及其代表人物已经不可能再在大陆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来就处于边缘地位的商业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复古派文学也基本上失去了存在的空间;自由主义阵营的作家与理论家,要么远离文学,要么开始向左翼文学靠拢。因此,新中国文学直接承继的是以延安文学为正统的左翼文学传统,而新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这一理论体系的话语资源,首先是毛泽东的文艺思想,这是新中国文学理论建构中绝对权威的话语;其次是苏联文论,这种话语资源在许多理论家那里与毛泽东文艺思想可以相互阐释,但同时,在另外一些理论家那里,它们成为试图填补毛泽东文艺思想留下的理论空白、突破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局限,校正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偏颇时,唯一能够借用的话语资源。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内部,由于理论家革命经历不同,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途径不同,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理解的侧重点不同,特别是在左翼文学内部所处的位置不同,在20世纪40年代产生了不同的理论立场,形成了以周扬为代表的作为毛泽东延安文艺思想代言人的力量、以茅盾为代表的试图维护五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力量、以胡风为代表的试图坚守鲁迅文学精神的力量。它们之间曾经就一些文艺问题有过论争,但到40年代后期,后两种力量也已经开始向第一种力量认同,被第一种力量所改造。50年代一些文艺问题的论争,大部分是40年代的延续,而代表延安文艺方向的理论家的正统地位与话语权则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加强。中国古典文论与西方文论作为一种边缘形态的理论话语,也介入了新中国文学理论的建构过程,但它们是在被主流话语汰选改造之后,以“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的名义,从中提取出一些符合主流话语需要的概念与命题,从而参与这一过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