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在向全人类的智慧开放的过程中,既要“驰想天外”、汲洋润中以寻求新知,需有“思接千古”、汲古润今的清醒立场与审视态度。事实上,当代文学潜藏着中国文学的传统根脉和艺术审美的古典因子,与数千年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学、古典美学、古典文论有着不可割断的血肉联系,两者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至今鲜见严密的学理阐释和雄辩的科学论断。杨匡汉编*的《古典的回响/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学者文库》在重读历史、重读文本、重审问题、重究意义的基础上,本着“尊重传统,打通断裂”的治学主张与原创精神,以“对接传统”“延续与回翔”“鸣凤藻耀”“共享的时空”四大章节,从中国文学传统资源和当代创作本土化策略的对接中,探索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路径和审美经验;从学理内涵的古今融汇中,诠释了诸如“汉字思维”“山水精神”“经典化,,“追寻崇高”等重要命题,并以典型个案的剖析体现“古典的回晌”;从中国当代文学命运共同体的关注中,研究了台湾地区脉继前贤的文学现象,使之共享伟大民族的文学时空。本书注重文化思维的整体性和古今对话的丰富性,视野开阔,“虚”“实”相间,雅洁而灵动的行文风格,使之不失为可读性较强的学术专*。
杨匡汉,1940年出生于上海宝山教育世家。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文学研究所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评论》副主编、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监事长,中国出版集团学术顾问。学术专长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诗学、华文文学。已出版《艾青传论》《缪斯的空间》《中国当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中国新诗学》《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时空的共享》《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辩》《玉树临风——杨匡汉选集》”等30余种著作。主编《开放文丛》《90年代文学观察》等多套丛书。曾获中国图书奖。
弁言
第一章 对接传统
一 木铎传薪
二 道一声“向经典致敬”
三 对接传统
四 再说“经典”
五 人文性资源与本土化策略
六 愿礼义之光照亮自己
第二章 延续与回翔
一 此史可待成追忆
二 文学的回翔
三 汉字思维
四 追寻崇高
五 山水精神
六 永远的心灵的朋友
七文学地理:统一与多样的大存在
第三章 鸣凤藻耀
一 科学家的天体与文学家的天望
二 红楼笔法的断章取“艺”
三 莫言的聊斋
四 江南小温送人间
五 白鹿原上的仁道与梦幻
六 天生丽质
第四章 共享的时空
一 长河落日圆
二 寻找点燃民族的心火
三 母体模态与审美伸展
四 闲云野鹤,亦未必忘情人世炎凉
五 微妙玄通
六 饮之太和
七 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
参考文献
后记
《古典的回响》:
只要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及其产生的根源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知识命题都会返璞归真。因此,离开了产生问题的实践基础,离开了特定时代的历史现场和文学诉求,“问题”易流于空洞的概念。
在通常情况下,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但从史实的角度看,任务本身,也只有在解决它的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处于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现实的要求和矛盾,强烈地表现在人们面对的问题之中。对于文学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现存的答案,而是问题的揭示。也因此,真正的评判,要研究与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是深入思考人生与艺术中复杂的问题——尤其是面对新中国文学风雨里程中矛盾重重的诗文。也许,这正是认识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某些规律性现象的一个途径。
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和批评家艾略特在其诗学名著《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强调研究文学问题时必须有历史意识,“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要用永久性和现存性相结合的眼光看问题,那么,“现存的艺术经典本身就构成一个理想的秩序,这个秩序由于新的(真正新的)作品被介绍进来而发生变化……每种艺术作品对于整体的关系、比例和价值就重新调整了;这就是新与旧的适应”。中国当代文学同样遇到新与旧的适应问题,也遇到对曾经珍爱和选择的体系、事实、结构加以调整的问题。因之,为了避免墨守成规,今天我们重读作品,重审文本,重说问题,重新探究意义之所在,自然成为当代文学研究必要的功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