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孔子学做人 跟曹操学做事》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从孔子的做人准则以及曹操的做事风范入手,告诉读者应该如何去做人,如何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又阐述了在社会生活中做事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大量的故事和真实的案例,提炼出成功的做人之道与成事之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指导性。
学做人是一辈子的修行
孔子是中国的道德标杆,他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内在的崇高修养。人生在世,做人,就要像孔子一样修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用做人去证明你的品格和价值。
向孔子学做人,学的是:“克己复礼为仁”的立身之道;“观其言而察其行”的识人之道;“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提升之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择友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学习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之道;“君子不器,成人之美”的处世之道。
学做事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曹操是行事的楷模,他的言行体现了做事的智慧与练达。世事莫测,做事,就要像曹操一样干练机变,不按常规出牌,用做事去证明你的能力和才华。
跟曹操学做事,学的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乐观豁达;“龙乘时之变化”的随机应变;“任天下之智力”的知人善任;“能小复能大”的做事态度。
知名作家、书评人、专栏作者。擅长成功励志、职场法则、商场管理、为人处世类图书、文章的撰写,其见解深刻独到,文笔流畅,通俗易懂,已出版多部相关类型图书。
上篇 向孔子学做人
第一章 圣人的做人法则
1.诚信:言而必有信
2.孝道:百善孝为先
3.悔过:知错要悔改
4.志向:匹夫不可夺志
5.朋友:把握好交友的度
6.宽容:是一种境界
第二章 圣人的处世之道
1.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2.善变通,不唯我独尊
3.道不同,不相为谋
4.和为贵:善用“和”字来处理各种关系
5.执中致和:中庸的做人态度
第三章 圣人的言行之道
1.流言止于智者
2.尽量不说大话,说了就要做到
3.欲速则不达,不要贪图小利
4.行之以忠
5.正人先正己
第四章 快乐做人,快乐生活
1.像水一样多情,像山一样无忧
2.黄连为哨,苦中寻乐
3.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4.快乐在于自己的选择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第五章 修身养性,夯实做人的根基
1.非礼勿动,给人留下好印象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要做所在领域内的专家
第六章 德才兼备,才能赢得人心
1.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2.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善于学习,等于选择了成功
5.活到老,学到老
第七章 宁静致远,立大志,低调做人
1.少说多做,低调做人
2.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
3.要懂得灵活变通
第八章 懂得内省感恩,才能无往不胜
1.吾日三省吾身
2.谦虚是一种美德
3.小不忍则乱大谋
4.不患无位,患无所立
5.学会感恩
下篇 跟曹操学做事
第一章 能屈能伸,不逞一时之能
1.只为王不称帝,不在乎一时之名
2.能屈能伸,善于适应
3.掌握好进退妥协的尺度
4.低头,是一种智慧
第二章 胆大心细,敢想敢干才能成就事业
1.不循规蹈矩,才能有大成
2.善于表现自己,就是竞争力
3.敢想敢干,积极行动
4.做人就要有激情
第三章 苦练内功,方能厚积薄发
1.睥睨天下的气度与自信
2.路还要靠自己去走
3.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4.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第四章 借力使力,让别人为自己做嫁衣
1.依靠团队支持,具备合作精神
2.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3.有容乃大,市井小人中有大才
4.跳出小圈子,结识圈外人
5.筑巢引凤,善待部下
第五章 揣摩大势,精于算计
1.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2.高瞻远瞩,选好接班人
3.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4.兵不厌诈,巧用手段
第六章 权谋之术,领导是门大学问
1.对影响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绝不手软
2.赏罚一定要分明
3.灵活多样的管理风格
4.用人也疑,疑人也用
第七章 成竹在胸,永不言败
1.与狼共舞,要先变成狼
2.做事彻底,不留后患
3.敢于拒绝,勇于说不
4.笑对逆境,永不言败
孝道:百善孝为先
鲁迅先生说:“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而在《孝经》里,有言“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孝更是被当做天经地义之事,是做人的根本。孝,可以说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养,缺了它,做人的根基也就不复存在。
【圣人做人之道】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重兄长,谨慎少言,诚实可信,博爱众人,接近有仁德的人。有了多余的精力,就去学习。”
【向孔子学做人】
“ 百善孝为先” ,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 原指爱敬天下人,顺天下之心的美好德行;后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古人说:“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其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该做到的。
孝是人的一种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孝感动天”的故事。
舜,即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是一个极其孝顺的人。据传,他的父亲瞽叟、继母及异母弟弟象,曾不止一次想害死他。他们在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面放火,试图烧死舜,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才得以逃脱;在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挖掘地道逃脱。让人感动的是,事后舜不仅毫不嫉恨,而且仍然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甚至感动了天帝。后来,舜在厉山耕种,有大象替他耕地,有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又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帝尧决定让舜做自己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时,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舜对父母的孝顺,对兄弟的慈爱,已经远远超脱了人性的狭隘与睚眦必报,这是一种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
春秋时期,孔子广收弟子,孔子学说中关于孝的理念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授,被弟子们发扬光大,广为传播。
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他以孝著称。曾参少年时家里非常贫困,因此常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曾参的母亲不知该如何去招待,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中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很疼,他冥冥之中感觉是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急忙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前去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仲由,字子路,也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同样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极其孝顺。早年家中贫穷,他自己常常采野菜来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父母。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仍然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知道后,赞扬他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啮指痛心”、“百里负米”的孝顺故事同样令人动容。到了现代,孝顺虽然仍旧是一种最基本的做人原则。然而,有很多人已经将这一传统美德彻底抛在了脑后,不仅如此,甚至还做出一些让常人难以理喻、丧失天性的暴行。
2009年12月25日,沉迷于网络的无锡青年小陆,在上网时,其父亲对他劝说无效,想通过断电的方式阻止其继续上网。没想到,小陆居然丧心病狂地用斧头将父亲砸死,并将闻声前来的母亲砸成重伤,还残忍地将母亲的双眼挖去。
此等天人共愤的发指行径,已经超出了孝与不孝的简单范畴,这是一种道德上的彻底沦丧。如今,面对各种诱惑以及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人心早已不古,一些包括孝行在内的传统美德被人遗忘殆尽,这是值得人们去深刻反思的社会现象。
另外,有些人片面地理解“孝”的含义,奉行错误的“孝道”观,直至做出了有违孝道的事情。
某市商务局原局长王某因违法犯罪,在忏悔书上写道:“贪欲之门一旦打开,便无法关闭,我真是有愧于我的恩师,有愧于我的父亲。”在狱中,王某想到了自己的恩师与父亲,可以说他是一个孝顺的人,只是孝心却没有阻止他的犯罪行为。还有,某市的肖市长也堪称一个大孝子,每当提起80多岁的老母亲他就眼圈发红。他常说,当年母亲为了养活他们姐弟,拉过板车,给人洗衣服、做鞋子……他在生活中对母亲百般孝敬,却因为自身不廉洁,变成了腐败分子,最终结出的仍然是不孝的“恶果”。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对于天下的所有父母来说,最盼望的事莫过于家庭幸福,健康和睦,儿女能够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便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是最根本的“孝”。
“入则孝,出则悌”,在今天,每个人都应该去仔细对照古圣人的教导,反思自己,端正自己的言行。
【做人金言】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即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告知父母明确的去处。”
路还要靠自己去走
《论语?卫灵公》中有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文子?上德》也道:“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仰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自己的路终究还要靠自己去走。
【枭雄做事之道】
讨伐董卓之时,曹操曾联合关东诸军一起出战。曹操当时豪情万丈,以为那是灭亡董卓的天赐良机,可一战而定天下。殊不知,“诸军不从,操败”,原来关东诸军名为讨伐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而没有几个人真心愿意协助曹操攻击董卓。最终关东诸军皆不进军,曹操只得单独出战而吃了败仗。
这一战的失利,对曹操来说不无益处,起码它给曹操敲响了警钟,让他看清了关东诸军的真实面目,并得出结论:自己的路还要自己去走,依靠别人难成大事。
从此以后,曹操虽然也重视借助外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更开始招兵买马、抢占地盘,以扩充自己的实力,直至自己也成了雄霸一方的诸侯,而不用再仰人鼻息了。
【跟曹操学做事】
别人再可靠,也不如自己可靠,自己的路要自己去走,这样才不至于处处受制于人,曹操的经历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而且,如果凡事都只想去依靠别人,不仅是一种没有主见的表现,也会永远活在别人的阴影下,难以做成大事。
春秋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爱吃鱼。人们为了讨好她,于是争着买鱼送给他,然而他却一点都不接受。
他的学生问他原因,公仪休解释道:“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如果我接受了人家的鱼,做起事来就不免要枉法。枉法,就会罢官。罢了官,即使我爱吃鱼,也不会有人再送鱼了。那时,我已不能靠自己的俸禄来为自己买鱼吃。如果我不接受他们的鱼,我就不会被罢官。不罢官,即使没人送鱼,我也可以凭自己的俸禄买鱼吃。”
韩非子听到公仪休的这番解释后,称颂道:“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意思是说:倚靠别人不如倚靠自己,自己的路还要自己去走,这样才不用在做事时考虑一些无关的因素,才不会受制于人。
一天,一只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回答:“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需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又问:“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回答:“因为毛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接着说:“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耐心地回答:“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听后伤心地哭了起来: “ 我们好可怜, 天空不保护, 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却这样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不错,凡事只有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才能让自己的双脚踩在坚实的土地上,从而体验生命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曾国藩说:“君子欲有所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如果一味依靠别人,就如同在风中四处飘荡的秋后落叶,只能任由别人摆布,只能在充满变数的时间里惶惶不可终日,这样的生命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行走在社会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有人这样抱怨:“不是我没有能力,只是我没有可以依靠的后台。”“如果我也像某某人一样,有人帮忙的话,我也会获得成功的。”然而,这些借口都不足以成为我们止步不前的理由。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这个世界上也就不存在那些自力更生的英雄和白手起家的富豪了。事实上,这些人是一直存在的,所以,你如果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那么就要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
一天,一名职员开车送自己的老板回家。汽车行驶在路上,空中有些雾,路上的车辆很多,走得很慢。过了十几分钟,雾越来越大,路况都看不太清了。老板倒不着急,一边由着他蜗牛似地在车流中慢慢前行,一边和职员聊着天。他问这个职员:“在这样的大雾天气开车,你怎么样才能走得更安全?”职员说:“我只要跟着前面车子的尾灯,就没什么事。”老板沉默了一会,突然问:“如果你是头车,你该跟着谁的尾灯呢?”
职员听后心中一震,是呀,如果自己是头车,又有谁会给自己指路?老板的良苦用心他一下就领悟了:在通常情况下,你可以依靠上司,让上司替你拿主意,也不用分担责任。可是在特殊情况下,你应该用自己的慧眼,看清前面的路该怎么走,用自己的头脑来分析利弊,选择自己的方向。如果只会跟在别人的尾灯后面,那么就永远不会成为带头人。
从此之后,这名职员的处事方式就有了极大的改观,时刻以主人翁和老板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而不是看着别人的眼色、听从上司的安排去行事。很快,他的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并被老板委以重任。
要做别人的尾灯,就必须拥有自由的头脑和独立的思考方式,依靠自己的思考选择自己的方向;要想拥有自由的思想,就必须有期望做别人尾灯的意志,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想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吗?那么你就得拥有自由思维的头脑和做别人尾灯的意志。
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取得成功,永远都不失为一个最佳选择。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问题和困难,完全可以适时地向他人请求援助,但这只是处理问题的一个辅助方式,而不是全部。最终能够帮助自己的只有你自己,能够拯救自己的也只有你自己,能够帮助你获得成功的还是你自己。
学会主宰自己的命运,认清自己,自己的路要依靠自己去走,在此基础上再巧妙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做事金言】
《求人不如求己》一书写道:“求人之人缺乏自信,没有魄力,最多小发展。求己之人顶天立地,自强不息,必成大事业。求人,低声下气;求己,扬眉吐气。求人,是是非非;求己,简简单单。求人,躲躲藏藏;求己,坦坦荡荡。求人,得不偿失;求己,利大于弊。求人,受制于人;求己,自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