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收录了作者周大新的三部中篇小说精品:《牺牲》《向上的台阶》《瓦解》。周大新的作品展现出写普通人的目的,是想对整个社会生活做出概略的展现,想打开一扇窥见人们当下精神世界的窗户。他的小说,既散发出一种清新与鲜活的泥土味道,又蕴含着悲怆酸楚般的苦涩与沉重,读后常给人一种欲哭无泪、欲笑无声的审美感受。
不仅是为了纪念——“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文库总序/野莽
牺牲
向上的台阶
瓦解
周大新主要著作目录
《牺牲》:
牺牲 1 在并不久远的过去,俺们豫西南乡间流传着一首顺口溜: 腰里揣上百元钱, 过了襄樊下四川, 保你不会单身回, 一个俏女跟后边。
自然,这顺口溜中讲的“好事儿”如今早已过去。
可我却总忘不了那个过去,因为我的二嫂就是在那时来的。
没人去领二嫂,她是自己来的。二嫂来的日子是阴历七月的一个后晌,那个后晌,我和爹娘一起,正在村边的一块红薯地里翻薯秧。
那个天空瓦蓝、阳光毒热的后晌,从此便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我们翻有将近一埂薯秧时,焦枝铁路上过来了一列客车,在离我们里把远的柳林车站歇了两口烟工夫,从车上就晃下来一些人。388次!我听见七旋在不远处叫。我记得我当时看了他一眼:逞能!用得着你说,这时候往北开的车,谁不晓得是388次,开往洛阳? 火车喘了一阵子气,就又哐嗵哐嗵地跑了。下车的人转眼间也就散开了,我看见有三个人往我们这边走来,我没有在意,我以为是村里或邻庄里有谁下襄樊回来,我又开始翻薯秧。
翻薯秧这活儿不累,但就是需要眼睛,你得看清那些横爬竖缠的薯秧各是哪棵上的,把它们从地上扯起,翻到埂上去,目的是不让它们的秧子在地上随便扎根,不让它们就地再生些小红薯,把总棍那儿的红薯的养分夺走。干这活不能左顾右盼,所以我就没再注意那三个走近了的人,直到那一声怯怯的招呼响起:“大娘,能不能给个红薯吃?” 我闻声扭过脸去,看见有三个人站在红薯地边,正在望着娘,娘住了翻薯秧的手,抬眼默默打量他们。站在前边开口说话的是一位姑娘,中等身个,穿着旧裤褂,脸有些黄瘦,可眉眼挺秀气,辫子很粗,怪耐看。她的口音有些蛮,我听着和后庄里老景家的四川媳妇语音不差上下,便知道她是四川人。姑娘的身后是一个老太太,那老太太的年纪看上去比娘要大,而且她身子很弱,喘息声很重。最后边站的是一个小伙,但他已差不多算不得一个小伙了,黄皮寡瘦,身子怕冷似的伛着,手指如鸡爪一样干枯弯曲,他显然是在病着,两眼无光无神,显出不少迟钝,眸子看人看物时都很空茫,仿佛对诸事已不感兴趣。
娘打量了他们一刹那之后,便伸手去扒红薯,那阵儿红薯还没长成,扒出的红薯很小,娘边把三个不大的红薯朝那姑娘递,边抱歉说:“红薯还没长大,还得一个多月时间!”那姑娘接过红薯,朝娘鞠了一躬,并没去一旁的水沟里洗,而是撩起衣襟三两下把它们随便擦擦,先递一个给那老太太,后拿一个给那小伙,随后她自己便也急急地去咬另一个红薯。三个人的吃法令我害怕,都是没命地咬,没命地咽,仿佛都想一口就把那红薯吞到肚里。我估计他们是几顿没吃饭了,就很快地协助娘又为他们扒了几窝红薯,把十来个小红薯抱到水沟边洗洗,又默默放在他们面前的草上。那时他们三个已在地边土埂上坐下,仍是嚓嚓地嚼着咽着。那老太太的牙咬这种生红薯显然吃力,她那种咀嚼样子让人不忍看下去,我望了一眼娘,我看见娘也满脸都是难受。
当他们三个又把那十来个小红薯吃下去时,娘慌慌地开口道:“你们不能吃了,新下来的红薯太暴,一次吃多了会胀肚子,这样吧,俺再给你们扒些带上,你们待一阵再吃,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