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年,是中国经济从“大分流”之后的落后回到现代经济增长路径进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一百年;也是中华民族走出历史低谷,不断前进的一百年;更是中华文明彰显活力和韧性,对世界不断做出贡献的一百年。为更好地学习“四史”,更好地阐释党的百年经济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举办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与实践系列讲座
中国近代出现了数以万计的经济学新术语,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重要问题和难题,学术界迄今尚无系统的研究成果。作者潜心10年,对该主题进行了全景式的深入研究,最终形成本书成果。本书内容涵盖经济学、历史学、语言学,依据近代经济学概念体系选择主要术语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关注重点在古今经济知识与经济思想之变;既从个
西方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书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篇前古典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着重厘清古典经济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思想,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体系化之前的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古典学派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古典学派的杰出代表托马斯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中斯密体系的各国后继者的经济
本书是一部以中国改革开放为背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届三中全会为历史脉络的断代史书。本书在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及前提下,较为系统地梳理、总结了1978~2018年四十载岁月里,中国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相关经济政策、思想及其理论的时代性演变,旨在客观记录、研究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
本书从哲学角度解读李嘉图的思想,论证了李嘉图的经济思想所达到的社会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书中介绍了西方近代唯物主义的形态;探讨了李嘉图理论的核心劳动价值论;通过与同时期其他经济学家的思想对比,论证李嘉图思想的超越性;探讨了李嘉图经济学的历史效应。本书充分肯定了李嘉图的思想高度,也揭示了其历史局限性。对李嘉图经济学予以哲学
本书通过聚焦“情感”这一关键词而推动道德哲学实现情感转向,苏格兰启蒙时代的道德情感哲学拥有与17世纪乃至此前在西方传统道德哲学中占支配地位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截然不同的理论秉性。本书以苏格兰启蒙时代道德情感哲学为研究对象,把沙夫茨伯里、哈奇森、休谟和斯密所提出的道德情感主义伦理思想视为前后相继的理论整体,沿着内蕴于其中的
《经济发展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早期的成名之作。《经济发展理论》从不同的侧面概括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现象,在描述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做了开创性的深刻论述,将历史叙述和理论论证融为一体,体现了熊彼特的文体风格。书中具特色和引人注目的,还是他所提出的“创新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经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被公认为20世纪西方经济学*重要的著作,成为西方经济学领域的经典和必读文献。它被一些西方学者誉为跨时代的巨著,甚至可以和马克思的《资本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相提并论。高鸿业先生的《<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导读》一书,介绍和分析了《通论》的基本论点、该书在西方的作用和影响
本书用八章篇幅扼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学从产生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直到西方经济学演进新动向的整个演变过程。全书以文字表述为主,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本著汇集了与会数十位学者对"中国传统经济"再认识的最新研究成果,包含“理论探索”“国家权力”“地域行业”和“社会群体”四个主要议题,涉及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阶段、非经济影响因素、秦至秦传统社会的性质、商品经济、“富民社会”、“农商社会”、“帝制农商社会”等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