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建筑(第17辑)》共收集文章19篇,其中文物建筑研究9篇,文化遗产保护5篇,建筑考古5篇。文物建筑研究栏目的文章涵盖了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北上门建筑遗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华严寺、河南洛阳关林、云南昆明民居调查等研究内容,本辑特邀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宾慧中关于古建筑保护的文章,此外还有河南地方建筑类型
《绿色建筑概论》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为参考,在适当反映绿色建筑随时代发展的新技术、新要求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建筑概述、建筑热湿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建筑空气环境、建筑水环境、绿色建筑能源系统、绿色建筑与周围环境、绿色建筑与施工、绿色建筑与安全耐久、绿色建筑
本书基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绿色建筑应用技术指南》(T/CSUS52—2023),针对其中技术条文内容进行进一步扩充和延展。本书详细总结绿色建筑技术实施过程中涉及的规划建筑、土木结构、设备能源、电气自动化以及建造运管方面的主要技术原理、实施策略,内容覆盖规划、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水排水、电气、建材、景观、施工、
本书首先阐述了古代琉璃和琉璃釉的区别,对琉璃釉制品进行了分类,并概述了建筑类琉璃构件的形成和发展;其次对官式琉璃构件与官式建筑之间的关系、构件的形成和特点、生产地点的变迁和烧造匠人等进行了梳理和考证,简述了烧造过程和施工过程;最后用拓片的形式总结了清代典型的龙纹滴水、勾头和明清时期的印章款识。本书用图片的直观形式让读者
本书中我们可以认识全国各地独具特色的地方建筑,也可以深入了解木结构在世界建筑史上的辉煌成就,了解古代的房屋怎么建造,匠人怎么分工,也可以了解历朝历代,建筑发展变化过程。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从传习与发展两个方面展开阐述。上篇旨在阐释土家族吊脚楼独特的营造技艺的价值和文化魅力,介绍土家族吊脚楼的相关知识和营造经验;下篇以具体案例探索民族建筑创新与再生之路,为进一步研究土家族吊脚楼创新转化提供翔实的资料和实践参考。
文物建筑16内容简介:本书共收录文章15篇,其中文物建筑研究9篇,文化遗产保护4篇,建筑考古2篇。文物建筑研究栏目的文章涵盖了宋金时期的河南、兰州地区的木构建筑、明清时期的衙署以及园林的石子调查等内容,此外还有四川、宁波、陕西的地方建筑类型研究,作者均为古建筑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文化遗产保护栏目特约天津大学建筑学
您知道北京故宫太和殿上、下檐的斗栱是什么类型的吗?知晓太和门里的天花是什么彩画吗?清康熙年间的殿试在哪里举行呢?每年的皇家祭祖又是在哪里进行的呢? 本书主要选取了北京故宫中轴线上的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东路上的奉先殿和皇极殿,以及西路上的养心殿等十一处城门或殿宇,以北京故宫建筑中
本书是系统研究宁海古戏台建筑群的专著。宁海县因其丰富的人文环境、繁荣的社会经济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和精美华丽的古戏台建筑群。本书对宁海古戏台建筑群的历史演进、地域分布、基本形制、建筑特色、装饰艺术等进行系统性研究,探究宁海古戏台建筑群的特征和价值,并详细剖析了10座古戏台。本书提出了古戏台保护与传
本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芜湖市区内近代建筑详情,以期为广大文化遗产爱好者、文物保护志愿者、历史建筑保护同仁和学术工作人员研究芜湖文化遗产、推进文化建设,为芜湖市政府整合文物资源、建设文化强市,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