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金融发展报告》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文库之一,撰写时始终坚持立足中国国情,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将长期跟踪研究和专题特色研究结合起来。因此,2016年报告继续沿袭前四部报告体例,采取总分报告形式,分为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和大事记三大部分,对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第一部分
本书围绕科技金融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对科技金融的理论基础、政策进展及国内外科技金融的运作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基于对科技金融的系统分析构建了陕西科技金融体系模型,从强化统筹管理、优化平台服务、提升财政科技资金引导作用、推动科技信贷产品不断丰富以及发展科技金融中介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陕西科技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票据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实物凭证,记载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特点。《近代贵州票据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记录了近代以来,偏远地区的贵州经历的票据近现代化历程,揭示了贵州社会传统票据与现代票据、全国性票据与地方票据杂糅共处的特点,阐述了各种票据在贵州社会近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深远影响。 《近代贵州票据发展与社会变迁研
本书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以金融机构利益冲突经济学为基础,以中国新兴金融市场为背景,结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特殊性,系统研究了中国金融市场长期存在的基金家族内部利益输送问题,并对IPO配售中基金家族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输送问题做了初步研究。
本书分为基础篇和高级篇两大部分。基础篇通过Q&A的方式介绍了MATLAB的主要功能、基本命令、数据处理等内容,使读者对MATLAB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高级篇分为20章,介绍了MATLAB结合具体量化投资的相关案例,包括MATLAB处理优化问题和数据交互、绘制交易图形、构建行情软件和交易模型、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都拥有非常发达的金融市场,但经常账户的失衡状况迥异。而金融结构与银行集中度的视角可以与现实更好地吻合。中国、德国、日本为银行主导与高银行集中度国家,经历经常账户顺差,而美国、英国为市场主导与低银行集中度国家,经历经常账户逆差。上述观察是否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成立?如果成立,金融结构与银行集中度影响经常
《中国农村信用社研究(1951-2010)》主要从经济史学的视角,通过对新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演变的历史进行考察和专题性研究,把新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分四个阶段:1951—1957年按照合作制要求普遍建立时期、1958—1979年合作制遭到破坏时期、1980—2002年恢复合作制的改革时期、2003—2010
《量化投资--策略与技术(精装版)》是一本全面解读量化投资策略方面的著作。畅销书全新改版,全书用60多个案例介绍了量化投资各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分为策略篇、技术理论篇和金融理论篇三部分。策略篇主要包括量化选股、量化择时、股指期货套利、商品期货套利、统计套利、期权套利、算法交易和另类套利策略等。技术理论篇主要包括人工智能、
本书论述了缅甸政治经济转型的背景、进展和发展趋势,介绍了中国对缅投资的基本情况,深人分析了缅甸政治经济转型对中国对缅投资的影响,提出了转型背景下巩固和发展中国对缅投资的思路和对策。本书有助于反思新形势下的中国对缅政策及周边外交策略,对巩固和发展中缅关系、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都具有参考价值
美国部署退市,当大部分人以为金融海啸危机已过之际,却忽略了中国累积了二三十年的信贷泡沫!而全球新一浪的金融海啸,源头极有可能来自中国的“影子银行”! 你还以为影子银行与你何干?真相是它们无处不在。 小额贷款、信托投资公司、民间借贷、典当,甚至银行里千奇百怪的理财产品都属于影子银行的组成部分。今天中国面对的流动性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