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粮食安全的历史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框架,在重建过去2000年社会经济各子系统代用指标序列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变化的对应关系,揭示了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的过程与机理,系统地阐述了历史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问题。全书共13章,包括:(1)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第1章),(2
利用区际产业转移提高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成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书结合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现实问题,从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系统影响机理研究、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网络构建研究和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对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
本书介绍"三创"指数体系的时代背景,说明了"三创"指数的内涵和意义,提出了"三创"指数体系的原则并构建了"三创"指数指标体系,依据评价指标,对全国省级区域(不含港澳台地区)2018年的"三创"能力进行了评估,分析说明了原因,最后给出了具体建议。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探索的重要的经验模式。开发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区,对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城市质量,加强产城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一轮的东北振兴中,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整合开发区,将打造东北新成长空间的重要战略抓手。本书在理论上系统分析了开发区的内涵、特征,深刻解读了开发区与新成长空间的关系,探讨不同类型开发区的功能
四个新作为是在改革开放进入更高阶段、国家全面崛起的背景下,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上海在新时期的崭新、全面定位。它是上海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新要求,是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责任新担当,是继续当好排头兵先行者的新突破。上海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紧紧围绕四个新作为,不断增强上海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推动上海继续当好全国
本书首先回顾和总结国家、山东省及聊城市经济发展形势和新旧动能转换状况;其次,从理论上探讨新旧动能转换动力、要素、路径与机制;然后,分析聊城市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新旧动能转换相关问题,并根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分析聊城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案例;*后,回顾和总结近两年聊城发展研究院(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的研
喀斯特贫困山区人口密度大、经济欠发达,是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可持续生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低碳绿色发展是值得全面深入研究的前瞻性问题。本书在归纳梳理国内外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可持续生计与生态保护耦合协调发展文献的基础,借鉴国内外研究方法、经验,对典型喀斯特贫困山区贵州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
本书荟萃了湖南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度的主要研究成果。2017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和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核心使命,深入调研、狠抓成果质量,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共完成重大调研32项,其中,省领导交办重大调研26项;重大政策评估6项;各类课题37项,自主选题
本专著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通过对浙江市场四十年的发展轨迹梳理,深刻认识市场对于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深刻领会市场是浙江经济的灵魂,市场是浙江经济的核心,市场是浙江经济的命脉。通过剖析浙江市场的发展特色和发展态势,总结浙江由市场大省向市场强省的转变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浙江市场的提升战略,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市场,
浙江要顺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两个高水平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围绕体制机制变革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转型升级。总结分析转型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教训,进一步营造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加快动力转换与提升。进一步推进开放强省,加快现代产业培育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浙江大都市区集聚功能、推进县域城市化向都市区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