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加快将广西南宁五象新区打造成为国家新区为研究对象,从国家新区建设经验及发展模式、战略目标、五象新区建设产业功能选择和空间布局、战略任务、体制机制、先行先试政策措施、重大项目策划等七个方面对五象新区建设国家新区进行规划研究。五象新区应充分吸收借鉴其他国家新区的发展模式及发展经验,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研究构建了五
本书根据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研究主题,精选改革开放以来的经典论文、重要成果,内容涵盖经济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企业研究、市场研究、产业研究、金融研究、发展模式研究七个主题。作者为经济社会学界老中青三代的知名学者或学界新锐。通过汇集自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经济社会学这一重要分支学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书试图反映中国经济
《中国智库经济观察》系列丛书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hinaCenterforInternationalEconomicExchanges,简称:国经中心,英文缩写:CCIEE)主编,汇集中心主办的“经济每月谈”专家言论、中国经济年会观点综述,以及中心优秀研究成果。《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9)》围绕国内国际经济热点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真脱贫,脱真贫。在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中,高校一直扮演着智力支持的角色
本书主要针对以下问题展开研究:其一是“主体功能区边界难以确定,即主体功能区边界与行政区边界不一致,这一问题短期难以解决”;其二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生态间的矛盾问题短期较难以解决”;其三是“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短期难以解决”。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出路是,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特别是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紧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明显且复杂的差异。由于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为政府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因此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近年来很多学者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差距问题,其中也不乏从收敛角度的研究,但是鲜有涉及基于技术空间扩散视角的研究。本书基于这一角度,研究其
本书围绕我国在人才发展规划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对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暴露出的问题,采取空间计量的方法,发现人力资本的集聚及其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人才政策在转化为人力资本过程中的作用和人力资本转化路径的分析,找出破解办法,并提出科学的建议。以成熟发展区域的成功经验为例,为部分地区低效、盲目的“抢人大战”政策的
本书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构建了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测算方法—共协理论方法,对中国等15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建立起经济增长与固定资本存量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科技进步、人力资本素质提高、劳动力增长、制度创新、经济环境外部性等直接决定因素的新的实证模型。不仅对多个典型国家经济增长因素进
《中国经济史评论2019年第2期(总第10期)》主要发表经济史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同时兼顾学术述评等,注重学术性、理论性、专业性和知识性。《中国经济史评论2019年第2期(总第10期)》稿件文字、标点、年代、数字等书写方式均以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规定为准。
华北财团投资高潮兴起于1918年前后,投资规模逐渐扩大,依恃雄厚的资本优势以及特权保护,至1920年代初期已形成覆盖大部分工矿业门类,各类金融形式的庞大资本群体。1920年代中期以后,华北财团因政治经济形势变化逐渐出现分化,京津地区官僚家族企业多因北京政府政治失势,特权丧失向普通私人资本转化;东北奉系资本集团则因政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