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与社会发生直接互动的主要界面,是联系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的重要纽带,更是维系人民美好生活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工作。基层治理的实践,往往展开于多层级、多领域、多属性的各类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当中,其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本书利用2000~2008年间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围绕农村基层治理中若干重大
本书是一本旨在从公共组织行为视角探讨当代中国目标责任制与基层政府**干部印象管理之间关系的学术著作。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目标责任制情境下的基层政府**干部表现出丰富的印象管理行为,深入分析这一现象对于进一步推进乡镇科学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作为一种学术自由探索的努力,本书
本书系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主持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跟踪研究”大型课题研究成果。该课题通过跟踪调查,试图了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后续发展情况,并回答以下问题:是什么影响其后续发展;如其得到可持续发展,那么其基本逻辑又是哪些;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前景如何。本书基于对我国中部地区安徽、湖北
本书通过对基础理论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廓清“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各种目标表述都内涵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框架之中,“省直管县”体制内涵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减少地方政府层级,改变投射在层级之上的权力与资源分配格局,实现“公共资源配置权下移、公共服务统筹权上移”,达到通过促进县域
本书是“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跟踪研究”大型课题的成果之一,立足东北地区的地方政府创新实践,对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创新机理分析、创新可持续性判断和创新实践展望,全方位描绘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图景,为理解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助力、阻力、效果、扩散和工具等具体问题提供了多维的理论解释。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南省为例》对政府层级设置的经验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市管县体制的发展情况与弊端、省直管县改革的进程。以我国第一个实行“省直管县全面由省直接管理”体制试点的省份——河南省为例,在总结其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历程、特点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模
本书基于营商环境与政府效率的互动关系,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测度了我国所有具有代表性的2797个地方政府(含省级政府、地级市政府、县级政府、国家级贫困县政府)的效率或防贫效率,发布2019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排行榜:中国效率“十高省(市)”、“百高市”、“百高县”及防贫效率“百高县”。本书大幅提升了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及
《政府治理评论》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贵州省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以解决中国各区域及各级政府的治理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己任,着力打造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平台。本刊注重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提倡建设性的学术对话,致力于提升政府治理研究的质量。本辑是第5卷,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的原创,是浙江人民改革智慧的结晶,深化了“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推进了浙江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梳理“四单一网”与“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逻辑关系基础上,重点从改革的总路线、实践基础、突破口、保障条件,以及“网上中介超市”“办事读秒”“五证合一”“施工图联审”“营商环境”“服务向基层延伸”
本书通过阐述广州市政府与佛山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工服务的不同案例实践,深入探讨了经验背后的价值与理论导向,反思了实践中三元主体关系存在的问题。广州的经验启发与引导读者理解三元主体“牵一发,动全身”的密切关系,佛山的案例则是反思现阶段实践中的问题后作出的实证探索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