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的创作反映了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一系列局部战争等国际风云变幻和国内矛盾冲突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他尝试用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以及后现代各种实验小说表现荒诞怪异的现实社会。从20世纪后期到新世纪初,罗斯的创作风格逐步转向一种新的现实主义,既擅长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又贴近社会现实。他
美国科学散文(sciencewriting)起源于17世纪的殖民地时期早期,18世纪末已产生了一些国际影响,19世纪取得了较大发展,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大战后出现了繁荣局面。它是科学和文学的联姻,主要描述对象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现象,主要创作群体是有文学才华的科学家和有科学素养的普通作家,其篇幅有长有短,短的如科学随笔,
本书在每篇小说之前介绍了该篇小说的作者情况及创作背景,再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每篇小说的核心内容和主旨思想,让读者一目了然,对于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原文之后,编者还就每篇文章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读者就本篇文章阅读后进行深入地思考。每一部分均为英汉对照,本书可作为高校英语专业英美短篇小说课教材、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辅助教材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论》揭示,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用真实与虚构交织的文本,有效地表现了后现代人类经验,在解构、颠覆虚构世界的同时,重建一个承认差异,尊敬他者,可持续发展的真实的世界。多克特罗用多元变化的叙事技巧和多样杂糅的文本结构表现后现代左翼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制度,追求社会公正。德里罗的系列小说表现了美国消费主义、精神
拉丁美洲大陆富有神秘色彩。据说越是贫瘠的土地越能孕育非凡的著作,当代拉美文学亦真亦幻,波澜诡谲,千姿百态,每一部作品都绝对能带你进入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拉美并非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原发地,但它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却令世界瞩目。具有创新精神的拉美作家用自己带有浓郁加勒比地区特色的后现代主义创作风格,再造了一个
本书以美国当代非裔、亚裔、拉丁裔及印第安裔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从空间视角出发,运用列斐伏尔、巴赫金、巴巴等的空间理论,结合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文化理论,对四大族裔小说所体现的空间与种族、性别及阶级权力关系、空间与身份认同等进行了较为系统、详细、深入的考察。在理论框架观照之下,以文本细节阐释见长。
《奥古斯特·威尔逊<匹兹堡系列剧>的戏剧空间》是一部有关戏剧文学的研究作品。本书探索了奥古斯特·威尔逊《匹兹堡系列剧》中的多元化空间表征及其功效,总结了威尔逊塑造空间的艺术手法,从空间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威尔逊作品中地理、历史、黑白权力关系以及非裔美国人民族身份等文化空间问题,揭示了文本空间和现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分析黑人文艺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根源;第二章阐述黑人文艺运动在美国各地的发展情况;第三章对黑人文艺运动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进行分析解读;第四章阐述黑人文艺运动的思想内涵和伴随这场运动兴起的文学和艺术形式;第五章分析了黑人文艺运动的衰落原因及其转化;第六章剖析了黑人文艺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奥尼尔借助戏剧艺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用戏剧诠释人的伦理道德,拯救沉沦的灵魂。本书从"伦理"主题出发,借用伦理批评追索奥尼尔的伦理道德观:首先追问奥尼尔的道德忧患意识;其次追问奥尼尔的伦理思想渊源;然后探索其伦理思想的物化;再次追问奥尼尔超越时代的道德理想;*后探究奥尼尔的伦理叙事。 《尤金·奥尼尔戏剧伦理思想研究》运用
在西方,文本与视觉的互动或文学的跨媒介改编是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再造模式,随着视觉文化发生转向,这种文化实践和文化现象成为重要的跨学科研究课题。本书以19—20世纪初期美国经典小说为对象,结合电影发展史及美国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从跨学科视角考察20世纪以来美国经典小说跨媒介改编与传播情况。前四章对改编研究中的相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