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著主要探究了赖特、阿塔韦、奥福德、海姆斯、卢卡斯、佩特里、布兰德、莫特利、史密斯和萨伏伊十位非裔美国作家的代表性作品,揭示了“赖特部落”的形成及其性恶书写的创作动因、哲理认知和文本建构策略。本专著既注重“赖特部落”小说个案的微观分析,又突出对赖特及“赖特部落”作家群体特征的阐释,深入探索了“赖特部落”小说家的文艺观
《美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研究”五部结项专著中的一部。本书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域重新审视美国文学史,选择其中重要思潮流派的代表性作家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包括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成长小说、“迷惘的一代”、南方文学、非裔美国小说、犹太裔美国小说、华裔美国小说以及
《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研究/光明社科文库》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美国南方文学以及波特家族兴衰史的角度探讨波特的双重南方情节以及该情节在其小说创作中的体现。第二章解读波特主要短篇小说中的创伤书写,并按创伤叙事的主题类型进行分析。第三章解读波特的长篇小说《愚人船》中的创伤叙事,包括其与西方愚人文学和波特短篇小说
《英美短篇小说的结构修辞/学者文库》分为两个板块:一是情节的结构范式,二是表征的结构范式。具体地讲,第一板块包括以开头与结尾为决定因素的结构类型、以情节为中心的结构类型;第二板块包括主题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以及具有颠覆意义的主题重写等。
《迦陵杂文集》首次出版于2006年收集叶嘉莹散文、信函、序言、铭文等文字,收入“迦陵著作集”。《迦陵杂文集二辑》遵循杂文集体例,选取2006年以后至2020年叶嘉莹未结集的散文、信函、序言、铭文等文字近50篇,汇辑出版。这些杂文来源不一,某些已刊载于期刊上,某些为友朋已出版著作的序言,某些为纪念会议上的讲话,某些为讲座
《谢尔曼·阿莱克西长篇小说研究》以和谐共生融合主义为理想模型,主要研究了美国当代印第安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长篇小说的主题发展轨迹,总结出四个纲领性的主题,将其发展总结为种族结盟与压迫、种族对抗、被动融入和主动融入四个阶段,整体呈循环渐进的趋势。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阿莱克西的著作,世界范围内也是有关阿氏作品比较全面的研究
田纳西·威廉斯以美国南方为背景,用诗歌般的语言塑造了许多充满悲剧色彩的南方淑女形象。对威廉斯来说,文学创作是一种逃避现实、超越时间的方式,他笔下的南方淑女同样选择了诗意的想象,试图挽留时间的脚步,构建理想的世界。笔者以威廉斯剧作中的南方淑女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怀旧、异化、表演性、生存美学等文化视角,揭示她们在现代社会
《美国短篇小说经典(上卷)》在每篇小说之前介绍了该篇小说的作者情况及创作背景,再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每篇小说的核心内容和主旨思想,让读者一目了然,对于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原文之后,编者还就每篇文章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读者就本篇文章阅读后进行深入地思考。每一部分均为英汉对照,本书可作为高校英语专业英美短篇小说课教材、英
虽然桑塔格在文化批评界显赫的名声和地位主要来自于她的散文和批评著作,但她本人却更看重自己作为小说家的地位。本论题正是以桑塔格前后四十年创作观的发展变化为着眼点,着重考察桑塔格的长篇小说创作,同时结合她本人在不同时期对文学问题、美学问题及众多艺术家的评论,试图发现她对小说基本要素在理论方面的论说和在创作实践之间的统一。基
本书是研究英美诗歌结构艺术的学术著作。本书以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为理论框架,从体裁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四种自由诗诗性的表现方式;从视觉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形式即内容的形式主义主张;从逻辑的角度出发,总结了诗歌内在的结构范式;从诗歌传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结构破格的特征与成因;从主题的角度出发,归纳了象征与意象的种类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