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1章,主要介绍了活化分析技术(包括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和带电粒子活化分析技术)、带电粒子核反应瞬发分析、带电粒子弹性散射分析(包括卢瑟福背散射分析和轻元素分析)、穆斯堡尔谱学、核磁共振、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正电子湮没技术、加速器质谱分析、中子散射、基于中子的元素成像技术等现代核分析技术的背景、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发展
《核能:核过程的概念、系统及应用(原书第7版)》是美国关于核物理、核系统和核能应用方面*流行的教材之一,先后出版了7次。《核能:核过程的概念、系统及应用(原书第7版)》共三个部分,第1部分介绍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和原子核、放射性、核反应、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第2部分介绍辐射及其应用,包括辐射生物效应、辐射标准和辐射探
本书共11章,简要介绍了回旋加速器发展历史及基本原理,系统地论述了回旋加速器束流动力学、主磁铁、谐振腔、离子源、注入系统、引出系统等相关基本理论及对应的案例,详细阐述了回旋加速器真空系统、电气电源系统、控制系统等相关工程技术原理和设计,同时对超导回旋加速器和FFA加速器的发展历史、设计原理等作了全面地介绍和分析,此外,
本书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值核反应堆原型系统CVR1.0的核心技术,包括数学物理建模、大规模并行算法与优化、软件实现及验证等。本书内容充分反映了高性能计算与核反应堆技术紧密交叉的**成果,并和欧美同类研究对标,具有前沿性。第1、2章综述数值核反应堆研究的现状和典型成果。第3章定量分析反应堆主要物理过程高保真数值模拟对计
本书是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为加强核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数学课程教学之间的协作而编写的。编者将十年来教学、科研工作中涉及数学的部分进行了总结,针对核工程专业的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核反应堆物理、自动控制原理等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归纳出34个数学知识点、32个专业基础课知识点,并整理撰写出15个知识点案例和11个大
AP1000和华龙一号是具有****水平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的代表,AP1000和华龙一号核电站的工程首堆均在我国建造,其核岛关键设备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异形整体锻造主管道、堆内构件、主泵等,上述关键设备的大型一体化设计和服役寿期延长对材料技术及其部件制造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中,压力容器508-3-1钢超大型锻
本书是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出版社系列丛书《工程材料》(MaterialsforEngineering)的第一卷。作者为俄罗斯V.G.Khlopin镭研究所的BorisE.Burakov,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MichaelI.Ojovan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WilliamE.Lee。《BR》本书总结使用晶体材料(如晶体陶瓷和大
本书基于统计法提出海域核动力工程、建筑工程环境保障的HVAC室外空气设计参数,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法用于海域工程HVAC设计气象参数预测的可行性,并建立适用于未知海域设计气象参数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ELM模型。本书不仅可为我国环太平洋海域核动力工程环境保障及其控制系统提供设计气象参数,而且可为岛、屿、礁、滩及海底油气开采等工
本书反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锆石晶格固核(Pu,NP)机理与稳定性研究”(42172050)及西南科技大学新能源与核环境材料研究团队多年来在人工合成矿物固化放射性核素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本书分为放射性废物概述、锆石作为锕系核素固化基材的判据、人工合成锆石固化体的方法(微波烧结、熔盐法、溶胶-凝胶法等)、人
本书是以中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建福清核电厂5、6号机组)成果为基础,重点介绍了“华龙一号”的研发历程、安全理论、系统设计、厂房结构与布置、运行调试、安全分析及评价等。本书共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介绍了“华龙一号”的总体方案和各功能系统,包括反应堆及其冷却剂系统、核辅助系统、专设安全系统、设计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