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刘永谋老师关于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的新作。 本书分为4编,共25章。全书从如何理解技术治理、如何选择技术治理、如何调整技术治理、如何控制技术治理四个问题出发,从哲学层面跨学科地切入技治思想研究、技治批评研究、技治实践研究、技治建构研究,详细深入地归纳、提炼、创新了技术治理的诸多基础性问
本书基于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阐明了公共资源的概念与内涵,厘清了公共资源的类别与特征,分析了公共资源管理的经济学机理,梳理了公共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在对厦门市公共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公共资源管理的优化路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本书在附录中,对作为公共资源的大数据管理进行了系统地剖析,这对数字时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供给国际公共产品对中国和国际社会而言,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本书从国际公共产品理论概述出发,在对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框架进行解构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特点与挑战,以全球气候治理为例讨论了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博弈策略与身份变迁,提出中国应通过创新供给模式
本书立足于《资产评估法》,定位于普通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专业核心课程专用教材,也可适用于财会、金融、投资、税收、财政及国有资产管理等经管类专业学生开设的资产评估相关课程,本书对资产评估的理论、方法、程序和准则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就目前市场主要的评估对象——机器设备、不动产及其他资产的评估实务进行了举例说明,既强调理论教学的深
"本教材紧紧围绕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帮助学生全面清晰地了解所学专业,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情,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启发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宗旨,依据《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而编写,主要介绍了工商管理学科概述、工商管理学科的历史演进、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就业方向、管
国际公共产品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持国际体系运转和国际秩序稳定的基本条件和保障。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全球气候变暖、金融危机、恐怖主义、重大突发疾病传播等全球性公共问题大量增生,亟待国际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来解决。本书在对二战后国际公共产品供求体系历史考察基础上,深入分析21世纪以来国际公共产品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本书聚焦“优化国家创新治理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主题展开系统分析,多角度分析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生成机制,提出优化国家创新治理体系建议。提出“国家创新力”概念,从创新链视角将国家创新力分解为科学创造力、技术开发力和产业发展力进行测度,并从创新实力和创新效力两个维度刻画,构建了国家创新力多层次多维度分析框架,有助于多方
当前,新的商业形态、商业模式、商业思潮不断涌现,如何使学生能适应这个多样化的商业环境,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素养与应用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书以工商管理专业为背景,以实践教学为抓手,以品牌管理,营销策划、创新管理为主题,运用大量的实践教学案例,以学生为中心嵌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行动中学习、探究并掌握知
本书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的能源与环境效率展开研究。首先,系统梳理和对比文献中存在的各种能源效率测度方法,不仅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可以有效分解能源效率的新方法,而且指出SBM+DDF模型是估计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选择。其次,针对二氧化碳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问题,从影子价格视角分析中国二氧化碳的减排价格、减排空间及减
本书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跟踪与系统分析,从而正确地把握目前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在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创新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重点建构实证分析模型,从科研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