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中国历史货币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概括和介绍,对黄金货币、白银货币、纸币、古钱鉴定等进行了分章阐释。书中精选了代表性的中国钱币博物馆藏历史货币实物,并配之以突出货币特质的高清照片;吸收了**学术研究成果,对历史货币进行注解。
本书立足于近代中国币制改革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国际国内大背景,重点整理和分析民国时期的币制改革思想全貌。以时间为经,以币制改革思想的内涵为纬,把时人的相关著作思想及各类人士在报刊上发表的相关言论和学说都纳入整理和研究的范围,试图对民国时期的币制改革思想展开全面、客观、准确的描述和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2:低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的第11本年度报告。在本报告中,课题组详细阐述了中国经济实现低碳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系统论证了低碳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推进低碳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低碳发展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
本书以货币国际化背景下的外汇储备管理为焦点,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进而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现状。之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进程中,外汇储备的规模与结构管理的逻辑和特征,得到货币国际化进程与外汇储备管理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在借鉴主流国家货币国际化进程中外汇储备管
《货币金融学(第三版)》是一部融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于一体,面向21世纪经济类人才培养的教材。《货币金融学(第三版)》共14章,系统介绍货币、信用与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国际金融、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监管等内容。在章前给出了学习目标和知识点摘要,便于学生了解该章的核心内容。
从神明信物、国家权威到数字货币,货币既不圣洁也不低俗。本书以货币形态演化过程为主线,系统梳理了货币的历史与逻辑,对当今社会主要的货币问题,如通货膨胀、主权货币、数字货币、比特币、货币伦理以及负利率等,给出了逻辑与经验相统一的解答。对读者掌握货币常识、增强辨别能力、掌握真实财富具有启发意义。
介绍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各个学派有关货币理论的相关内容,阐述货币理论的演进。结合金融危机、国内宏观调控转型、人民币国家化等现实,深入探讨货币在实际中的运行。
《美国货币史:18671960(精校本)》以货币存量为主线,研究了美国18671960年近一个世纪的货币发展历程,及其对美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作者通过对货币供应变化和通胀水平的因果关系的细致描绘,证明了货币政策对于一国经济运行的深远影响,尤其是货币在稳定经济周期中的重要地位。全书将繁杂详尽的
本书从关注战时经济背后的货币和金融策略,拓展至整个近代时期商业、贸易和产业政策背后的国际货币金融对抗。通过考察货币金融发展的国际因素和内外部力量的交互影响,期待能够对近代中国货币和金融发展史有所贡献。同时,本研究通过对大量调查资料、档案资料的充分发掘,澄清了近代时期中日货币战争的表现、形式、内容、演变及影响等客观历史事
本书稿尝试回答:1.自欧债危机以来,德法在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中通过怎样的路径履行了哪些联合领导职能?2.如何评价两国的联合领导成效?为此,本书稿主要通过“领导力资源三要素”理论,借助“投入—产出—成效”三维度,对德法联合领导的有效性条件假定如下:1.具备优势联合领导力资源和明确的联合领导意愿;2.能够提供与被需求相契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