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对于出土简帛古书的学派判定,是一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多根据传世文献以及相关材料,运用“六家”、“九流十家”或新造的学派名称等来讨论这些古书的学派属性,也有更细的学派划分如“七十子”,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反思。作者认为有必要根据当时人的视域来讨论什么是学派以及学派划分的标准。当时人看学派更重视师承渊源和师说,“百家”比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不断有商周青铜器的发现和出土。这些青铜器兼具北方或中原的特征,是研究商周青铜器发展和区域特征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历来为学界高度重视。本书以陕北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元素成分、金相组织、铅同位素比值以及制作工艺等几方面的检测分析,探讨了陕北地区商代晚期至战国晚期青
本书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收藏的239通371幅高阳碑刻拓片为底本进行的整理与研究。这批藏品均为民国时期拓本,包括文化教育类碑刻、公益事业类碑刻、墓碑等,涵盖高阳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人物、家族等诸多方面,内容十分丰富,相比一般传世文献资料更为原始,为研究明、清、民国时期高阳历史乃至中国北方社会的风土人情、文化教育、社
《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集刊,迄今已出版13辑。本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北域撷英、碑铭考释四个栏目,收录论文25篇,以中国北方地区的考古学探索为重心,也包括境外重要考古发现的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在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方面的前沿动向和重
本书为石景山区何家坟墓地考古发掘报告。该墓地于2013和2016两个年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2060平方米。出土汉代、西晋、辽代、明代、清代等不同时期墓葬80座,出土陶器、铜器、玉器、铁器、瓷器等遗物198件。考古遗存数量丰富,时代特征鲜明,区域特点突出,是一部浓缩的石景山区物质文化史,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北京
本报告所公布的是2004、2007和2008年在巫山龙头山的发掘资料。主要为墓葬,有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63座。另发掘汉代遗址142平方米,清理窑和灰坑各1座。本报告对以上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并进行了相应讨论。龙头山遗址及墓葬资料为三峡地区考古提供了一批新的资料,尤其对墓葬的分期断代不无裨益。
糖坊墓群位于重庆市万州区五桥陈家坝办事处晒网村,2001年、2002年和2005年,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考古队,发掘面积8100平方米,发现墓葬38座,共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套)。这批墓葬埋藏有序,时代承续,保存较好,为重庆三峡地区保存较好的汉代至六朝家族墓地,墓葬形制多样而统一,随葬品丰富,为研
2014年7-8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工程地块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清代遗迹64座,其中清代墓葬63座、窑址1座,发掘总面积834平方米,出土银、铜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52件(套)。墓葬布局规整,排列有序,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时代特征鲜明,属清代中晚期。临河清代墓葬资料的发现丰富了顺义区的清
环月亮泡地区区域性系统考古调查是《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考古工作规划》中的重要内容。2012~2014年、2016年后套木嘎遗址考古队在考古发掘的同时,对遗址所处的环月亮泡地区开展了为期四年的区域性系统考古调查工作。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清末民国时期遗址73处,采集各类标本共计1800多件。此项调查是吉林省境内首次开展的
《湖南考古辑刊》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的以湖南地区考古学发掘与研究成果为主,兼顾国内外考古学研究的一套集资料性与学术性于一体的系列学术文集。本书为丛书的第16集,收录9篇考古发掘(调查)报告(简报)和16篇研究论文。报告内容涵盖大荆湖周边遗址、屈家岭遗址东周墓葬、洪家坟山西汉墓地、春陵侯城遗址、大海塘三国墓葬、洋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