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作为快速城镇化的典型地域,土地利用变化活跃且剧烈。开展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研究,有助于揭示城市群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征,精准识别国土空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中国的三大城市群之一,城市空间拓展与土地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日渐严峻。本书基于1990~2015年资料,首先分别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驱动视
本书围绕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大趋势,从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目的与目标、技术体系、技术厂商、先行案例等角度,给出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介绍与阐述,为传统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与路线,为希望参与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的每个人和每个组织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参考体系。
本书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城市社会来临与智慧城市设计及发展战略研究”(11andamp;ZD154)结题成果基础上,进一步以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的顶层目标响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迈向新时代的智慧社会”为题,建构多学科协同研究框架,论述智慧城市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实现更高更和谐的人类城市文明的理念与策略。智
本书对中国新型城镇化推进战略与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对“十三五”时期中国城镇化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整体描述,然后对中国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效率进行评价,分析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错配问题、市民化进程中的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城市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城市高房价如何影响农民工的定居意愿等进行
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湖北也是城市兴起较早的省份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虽历经曲折但湖北城市发展仍然取得辉煌成就。本书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城市发展脉络,努力讲好中国城市发展的湖北故事。本书共分九章:章总体描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城市70年发展轨迹,对设区市和县级市作了分类分析;第二章介绍1949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20~2021)》以聚焦中小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主题,通过总报告、评价报告、分报告、专题篇和案例篇对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绿色发展、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书中发布了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公布了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会、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结合生态经济、能源经济、空间经济、发展经济、城市规划、金融、建筑等相关学科和理论,对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中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新发展理念下公园城市迈向碳中和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成都迈向碳中和的时间表和
本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把握首都发展要义,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北京新版总规为纲,聚焦首都发展问题,为北京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理论贡献。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维度,全面分析北京城市发展状况与问题,如聚焦北京数字经济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养老、老旧小区改造、文化发展、生态文明
本书共11章,全书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城镇化质量研究理论分析;第二章国内外城市空间管理模式研究;第三章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第四章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调整;第五章山东省城镇化与苏浙粤对比分析;第六章山东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测度与评价;第七章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形势分析;第八章新阶段山东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思路与对策
本书遵循党中央对我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与战略部署,坚持问题、目标和效果三个导向,系统总结了代表性城市全面推进精细化工作的实践经验,深入研究了中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理论、主要特征、基本规范、核心内容、评价体系和实施保障等关键问题。作为参照,本书对东京、新加坡城市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先进经验进行了系统归纳。本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