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问题研究”成果丛书的第二卷,是对重大咨询项目课题“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系统总结。全书以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撰写第一、第二、第三篇内容,在三篇之后加入了以课题调研报告成果为主的附件。第一篇“乡村振兴科技供给与需求”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愿景的分析与预测、发
本书聚焦黄河三角洲保护与持续利用等重大科技问题,系统介绍了黄河三角洲生态农牧场环境监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盐碱地生态农牧场、滩涂生态农牧场、浅海生态牧场构建原理、技术与模式,生态农牧场特色生物资源产品开发与应用,以及生态农牧场空间布局等。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分析。主要从自然地理的视角讨论分析了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主要生态修复模式类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是生态修复建设与农户生计发展的实证研究。通过案例分析,选择了西南喀斯特地区主要省份为调研重点,归纳总结分析了生态修复对农户生计发展的影响,农户生计发展面临
本书以构建适应乡村振兴需求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在科学界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内涵和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科技创新工作演变的基础上,精准审视当前农村科技创新工作所面临的多重困境及深层病因,并积极结合国内外科技创新工作的有益探索经验,试图提出构建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突破口、解决方案、构建原则和建设路径。
本书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阿里及邻近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保护科学考察的总结性成果。全书共7章,阐述科考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阿里及邻近地区基本概况、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开展阿里及邻近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现状和变化分析,识别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变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保
《乡村振兴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研究》主要内容为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振兴和乡村更新等理论视角,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机制创新,探索乡村地域空间重构路径。《乡村振兴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研究》介绍了国内外以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深入调研成都市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探索,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利益相关
2017年,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愿景。进入21世纪以后,党中央从农村税费改革入手调整工农城乡关系。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反映了执政理念的转变,更反映了国家财政水平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城乡差距的缩小是有目共睹的。本书总结了党的十
本书是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的特定类型—废弃工矿用地复垦利用前期评价技术体系构建和实证的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基于耕地质量建设的废弃工矿用地复垦研究基础与框架、耕地质量和废弃工矿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辽宁省废弃工矿用地利用现状调查、基于耕地质量的辽宁省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本书从现代化的视角研究中国“三农”问题,回顾了目前学术界关于乡村现代化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各国推进乡村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深入阐述了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演变的普遍规律,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系统总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