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以美国、欧洲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出现了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德国、日本和部分石油输出国则出现了持续的经常账户顺差,此轮全球失衡一度愈演愈烈,并被认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本轮危机后,全球失衡呈现“经常账户失衡显著缩减、债务存量继续扩大”的非对称性演进特
金融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特定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塑造的产物,因而从制度分析视角对金融市场开展深入的实证研究至为重要。本辑分四个专题展示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一是系统综述制度分析范式下西方金融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政治、文化制度和知识生产视角下西方金融市场结构、机制及其动态演化等;二是中国社会金融化发展及其对主观公平感和创
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也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拖累因素。社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性公共品供给短缺及其受益分配公正性缺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再平衡,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财政资源配置
本教材是第2版,是“高等学校医疗保险专业第二轮系列教材”之一。在编写时,章节内容的关联严格按照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统筹考虑,按**的政策法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9年第3号)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性更新。本教材共16章,总体上按照“总—分—总”的逻辑结构谋篇布局。总论部分论述健
本书从智能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大数据信用特征构造、智能信用评价模型设计、数据缺失与非均衡数据处理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大数据环境下的智能信用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内容包括智能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理论、基于文本信息的信用特征构造方法、基于关系网络的信用特征构造方法、基于社会资本的信用特征构造方法、动态信用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可解释智能
这是一本介绍数字金融的权威著作,旨在探讨数字金融在塑造中国金融新格局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书中阐述了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面临的机遇,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新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的数智化转型,数字金融实现的路径和技术手段,平台经济的创新与数字金融的监管和治理等。数字金融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服务实
本书基于金融领域的另类数据,提供了机器学习方法和数据源的实用概述。首次对另类数据进行了全面阐述,为另类数据价值研究能够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提供了完美体验。全书分为另类数据基础与理论、另类数据的实际应用两个部分。作者多方阐述了另类数据的发展与挑战,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案例研究和实际例子。为读者提供利用另类数据获益的理论与方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自2012年起每年定期发布,忠实记录人民币国际化历程,深度研究各个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热点。本报告首创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用来概括和反映人民币实际行使国际货币职能的程度,对结构变迁中的全球宏观政策协调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研究。本书是《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3年度报告,主题是“高水平多边合作”,
结合“双碳”目标下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本书介绍了绿色建筑项目的投融资决策和评价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绿色建筑项目的投资、融资和评价三部分,其中,绿色建筑项目投资部分包括投资环境、投资机会、投资估算、投资决策方法与风险;融资部分包括绿色建筑项目的融资特点、融资环境、融资模式、融资风险和融资担保;评价部分包括财
本书从金融分权理论出发,以大量经验数据为基础,分析和归纳地方政府、企业部门、银行部门、居民部门等市场主体的行为规律及其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从经典理论遗漏的关键事实角度挖掘转型期经济规律,从金融制度演变路径角度分析金融分权的适度边界及部门职责,进而系统深化金融分权理论、金融风险理论和金融治理理论。本书分析的事实、规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