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聚焦于DEA框架下的规模收益和方向规模收益分析方法。本书研究工作的创新点为将经济学中规模收益的概念通过引入方向因子扩展为方向规模收益、通过DEA模拟前沿生产函数,并将方向规模收益的概念引入DEA框架中,在现有DEA框架下以科研机构为例,测度方向规模收益和方向规模弹性、**投入方向及方向阻塞效应。本书的研究成果适
本书是林毅夫及其团队为新结构经济学大道上的后来者提供的学习研究指引以及答疑解惑之作。全书共分为理论篇、问答篇、心得篇。全书的目标是:第一,介绍新结构经济学的来龙去脉,追溯新结构经济学起源并理解其演变。第二,系统阐释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第三,系统介绍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洞察“
本书介绍了经济均衡问题相关数理研究的背景和动态、研究热点和框架、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二十余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特别是著者及其所带领的团队在以上方面的研究成果。全书内容包括绪论、均衡问题研究的数学基础、均衡问题解的存在性研究、均衡问题解的迭代算法、带上下界的均衡问题、广义向量均衡问题、赋序集上的均衡问题、微分均衡问题及均衡
本书从中观经济领域入手,揭示出来的研究对象、活动主体、行为特征及其系列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力图在区域政府参与竞争、市场竞争存在企业与区域政府双重主体、成熟市场经济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融合的经济等三大方面取得突破。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共十一章内容,具体包括:微观、中观、宏观经济主体及其行为分析,区域政府经济行为
《关系社会资本新论》一书聚焦个体层面的社会资本,从本体论、方法论和实证研究层面,对社会资本进行了集中探索和梳理。作者从本体论入手,强调社会资本长期被忽视的建构性和动态演化性,以及主观关系强度作为社会资本测量参数的意义。在方法论方面,作者详细讨论了内生性问题对社会资本实证研究的影响,并基于模型介绍和最新文献,详细展示了社
选题着眼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实际,主要内容包括国民经济总量及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短期模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析与实践,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流派。选题特色是将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际相结合,着重于原理的深入浅出,应用到
目前,国内经济史领域研究者对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掌握相对欠缺,这不仅有碍对经济史做深入的研究,也严重割裂了经济史与经济学之“源”与“流”的关系,更影响对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修正和补充。本书充分考虑从历史学领域迈过经济学门槛的难度,在满足合理性原则的基础上尽量通俗化,为非经济学专业背景的经济史研究者开一扇思路之窗。书中从经济学
本书系统介绍了从凯恩斯《通论》到“卢卡斯革命”再到当今宏观经济学的思想发展历程,作者以简练且具有批判性的方式依次介绍了各个时期的重要模型——包括凯恩斯主义模型、货币主义模型、非瓦尔拉斯均衡模型、新兴古典宏观经济学模型、新凯恩斯主义模型、RBC模型、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等。作者注重就各个学派之间的异同和联系进行剖析,强
垄断资本学派*早对金融化展开系统性研究,预见了21世纪初的房地产泡沫及其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该学派是非常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对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们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经意识到需要将金融整合进垄断资本理论。随着金融化具体历史进程的展开与推进,该学派系统性研究了上述过程。他们从金融
本书为《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配套习题集,分章编写,涵盖基本知识点,包括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简答题、分析讨论题。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注重特定条件下的应用与计算,培养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法谚有云:共有是诉争之源。本书意在重述共有制度。亦即,借鉴英美法重述(Restatement)之趣旨,系统研究共有(共同所有权)制度的一般规则(AllgemeineRegel)和类型化(Typologie),重新发现共有法的基本价值,形成一般规则,涵摄纷繁复杂之具体共有类型。 本书分为本论和附论两大部分。本论呈现全书主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主要介绍国民收入的基本概念及其核算方法。(2)短期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分析在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共同作用下,一个国家国民收入水平如何决定及其影响因素。(3)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主要分析失业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并把失业和通货膨胀联系
本书由陆大道院士发起并组织,邀请全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界多名中青年学者共同完成。陆大道院士在本书的选题设计、总体构架、写作理念和整体内容等方面发挥了组织作用。全书内容包含绪论、第一章至第十章和后记等,书中以专业视角剖析了正在我国蓬勃兴起的互联网发展及其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影响,深刻揭示了信息革命对生产生活方式、企业选址和
稽查政策在公共治理政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由于违法犯罪本身的隐蔽性特点并且囿于数据的不可得性,在利用实证方法进行稽查政策机制的设计方面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随着实验方法的兴起,该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本书根据作者前期研究的积累,就实验方法在研究稽查政策中的应用提供了三个具体的研究案例。出版本书是希望能够为感
经济复杂性研究是在物理、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理解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探索定量观察和建模的经济科学。本书是“经济复杂性基础研究系列”的第一卷。全书尝试以新的非平衡态物理学的方法,从生态学的逻辑斯蒂小波出发,从技术进步作为根本动力来重构经济发展演化的理论,重构微观、产业和宏观经济增长的基础。《代谢增长论:技术小
当今的分配正义理论主要是义务论的。这种义务论分配正义理论一方面或多或少受到康德伦理思想的影响,强调某种绝对性和不妥协性,无法纳入现实人性的限制;另一方面其证成又或多或少诉诸日常道德直觉,需要纳入现实人性带来的某方面的限制。由此,这种义务论分配正义理论总是面临这样那样的动机困境。本书从后果主义出发论证分配正义,认为后果主
经过长期的发展,经济学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角度对经济学展开了自己的论述。本书基于分工这条主线展示作者对经济学的理解。首先,从经济主体出发,探讨了经济主体的供给与需求、经济理性,并介绍了自给自足经济的特征;其次,从自给自足经济拓展到分工经济,论述了分工的原因、形式,交易成本对
微观经济学是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研究人们在市场经济中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论证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性,它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及微观经济政策分析等内容。本书结构完整简洁,逻辑清晰严谨,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分析框架,又有满足本科教学的
本研究以社交媒介使用为切入点,将拟剧论、媒介情景论与社会结构与行动理论引入新中产阶层媒介使用行为的分析,深度考察了这一阶层的日常社会交往与社会资本积累的状况,并解释了该阶层的社交媒介使用如何对阶层边界及阶层发展产生影响。研究首次对中产阶层的社交媒介使用做系统的梳理;*次尝试从新中产阶层个体出发,对新中产阶层的社交媒介使
本书在理论上试图全面阐释“消费—生态”悖论,揭示生态伦理、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方式的内在关联,对生态消费伦理观开展富有创新的理论探讨;在实践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的先进成果与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并制定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体现生态消费伦理理念和中国特色的新型消费模式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