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的发展不但依赖于考古工作的开展和资料的积累,依赖于相关理论和方法论的探索,同时有赖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今天,遥感考古已经从航空走向航天,从可见光波段向红外和微波电磁波段延伸。不仅如此,还从考古现场研究走向实验室虚拟研究,以及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技术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其他相关技术的整合,这便是
本书精选了山西大学考古专业历届校友和任教老师所撰写的二十七篇学术论文。论文研究范围广泛,既有目前考古文博学界重点关注的文明起源研究,又有考古学具体研究方法及相关个案研究,涉及考古学理论、史前考古、历史考古、科技考古、古文字学、博物馆学、民族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外国考古等多个领域。这些论文既彰显了本专业校友对考古学各研究
所有的人造物都会被赋予人的意志和欲望。本书抱着探究器物意欲的初衷,从“道”和“用”的层面,以史前陶器、玉器;商周时期青铜器;两宋宫廷瓷器;民间剪纸、皮影以及现代建筑、产品、招贴设计为重点,对设计造物的“利”与“害”进行了一番解读。
本书在对考古遗址展示利用建设项目和境内外文物影响评估现状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文物影响评估体系。本书提出的评估体系重视和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的基于遗产价值认知。
《王国维讲考古学》系《简牍检署考》、《古史新证》两部论著,以及《殷周制度论》等五篇论文的合辑。该合辑中所选论著论文均为王国维考古学研究中的经典之作。如《简牍检署考》阐明了中国古代简册的制度,堪称中国简牍学的开山之作,为该门显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文献的准备。该文辑也为历史、文献、考古等学科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部基本的
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与遗迹众多,将其完整、安全、有效地提取到实验室进行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需求和艰难任务。本书针对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遗迹提取的需求,首次提出可控去除材料的设计原则,筛选合成了薄荷醇及其衍生物作为考古现场可控去除临时固型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可行性、可控去除性及安全性,筛选优化出不同温、湿度下、多种材质文
本书收录了《早期中国说》《中华人文传统与古国兴衰》《试论泾水中上游地区的商代文化遗存》《汉中盆地出土商代晚期青铜器反映的祭祀模式》等考古学文章。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文物影响评估为主的研究、实践出版物。主要有研究者的研究类文章,在研究指导下对实践指导,并形成了专业性的文物影响评估报告。涉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基本建设的文物影响评估,本书是一本极好的指导材料。
本书刊发18篇水下考古学研究论文,内容涉及东南亚海域沉船及出水文物研究、东非水下考古新发现、中国古外销陶瓷与海外贸易史研究、出水文物保护、欧洲船舶考古与历史等方面。
本书为2013年8月23日至26日召开的首届世界考古论坛学术资料汇编,收录了首届世界考古论坛期间的学术材料及会议资料。主要包括:论坛介绍、开幕式致辞、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和研究成果入选项目、世界考古学主题论坛演讲和公众考古讲座的讲稿。
袁靖主编的《科技考古(第4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科技考古中心的代表作。本书涉及科技考古的诸多方面,在完善了史前和夏商周年代框架,探讨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各地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人类体质特征变化与经济模式和营养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和南
本书共收录有关考古人类学方面的研究论文24篇,内容包括对古人类人骨体质特征的分析,境内不同人种类型的地理分布与考古学文化区域类型间相关问题的研究,以及古病理和一些特殊风俗的观察研究。
内容简介本书为2014年10月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举办的首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论文选编,也是“宁波文物考古研究丛书”系列的第四本论文汇集。书中刊载的30篇文章,内容涵盖了中国和世界水下考古的回顾展望与发展态势、项目管理与技术创新、最新收获与研究成果等诸多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代表了当时我国和国际水下考
考古学何以可能?有什么意义?考古学研究如何开展?中国考古学何去何从?这一系列由来已久的问题也许短时间里不会有答案,但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系列学术著作:思考考古学》以这些核心问题为中心展开,通过简单的事例来透视这些问题。全书按照考古学研究逻辑组织,除基本的理论思
本書全面彙集了傳世和出土的吳越銘刻資料,分為一、吳王室銅器題銘;二、越王室銅器題銘;三、其他吳越題銘。書中在總結學界研究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古文字學、古文獻學、歷史考古學的方法,系統梳理並考證了從吳王壽夢到夫差各代吳王室的題銘資料60余種,從越王允常、句踐以至於越王無顓各代越王室的題銘100余種。書中對吳越王名稱和吳越題
环境考古学为地学和考古学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以考古相关资料背景为依托,密切结合过去人类活动各种遗迹,研究探讨史前及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演变。该书为著者于南京大学13年来教学成果的总结,并结合当前相关学科先进方法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的集成。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涉及环境考古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学科性质,及从事环境考古
《简明考古统计学》是在作者前一本北京大学2005年出的《定量考古学》的基础上,优化章节结构,删节必要部分,并增补了最新的考古学案例。《简明考古统计学》共分十章,系统介绍了统计学方法中的采样,定量分析,检验假设等方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