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中,科学元典丛书有15种入选。由于科学元典均为原著,篇幅一般都比较大,加之中学生考试压力大,平时比较忙,除了少数优秀学生,大部分学生没有时间阅读大部头的著作。为了响应教育部的经典阅读要求,照顾更多的中学生,使其在短时间内能了解原著的精华,十分有必要出版一套“科学元典精华读本”。
瓜菜优质高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研究以滇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研究目的层,从旋回地层学、古生物地层学、古生态学和地球化学的角度对区内页岩气地层开展米兰科维奇旋回地层学研究。内容包括:区域背景;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等。
大陆克拉通的形成、演化及破坏的过程,是经典板块构造理论的盲点,也是现代地球科学的前沿科学主题。华北克拉通的陆壳物质始现于38亿年前,最终克拉通化完成于18亿年前,此后经历了十多亿年的稳定地台阶段,至中生代其东部整体经历克拉通破坏;相关地质记录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为全球十余个典型克拉通所仅见。北京北部的燕山地区,是上述地质记
本书按照前南华纪、南华纪至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三叠世、晚三叠世至新生代等四个构造阶段,对西北地区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等岩石构造组合和大型变形构造特征综合研究基础上,分阶段进行大地构造环境分析和1/150万露头“时代-岩石构造组合-构造环境”表达编图,按照陆块(群)、板块构造、陆内盆山系统,分别划分了四个构造
《西昌市生态地质特征与脆弱性评价》以遥感动态监测和1:5万生态地质调查为主要手段,通过典型地段生态地质剖面测制,建立了岩石-土壤-植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梳理了西昌市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地质问题;总结了西昌市的生态地质背景,提出建造构造是控制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基于西昌市的生态地质背景,对西昌市的主要生态
人类出现以来从未见到地壳裂开,只见到了在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局部发生过且以后还会发生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大小的断裂、火山喷发及岩浆侵入活动。这些地质事件会引发强度不等的地震,也会由于局部地应力挤压或拉张作用造成局部地壳变形,如形成隆升造山或下沉坳陷等。《全球地壳隆坳演化与海陆变迁论》将从地球运动的起源
江南造山带是华南地区重要的一个构造带。20世纪70-80年代,对华南大地构造大致有两种认识:一是认为沿着扬子板块东南缘的多期次增生(叠接)形成了华南板块,二是认为江南造山带以东的华夏地区存在诸多地块(地体)这些地块与扬子地块聚合形成华南板块。20世纪末以来,一般认为华南板块由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及二者之间的江南造山带组成
幕阜山西北缘中生代岩浆岩与稀有金属成矿
华北克拉通破坏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