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期开始,阳明心学开始兴盛起来,逐渐形成江右王门。吉水状元罗洪先(号念庵)、新建会元邓以赞(号定宇),是明嘉靖、万历年间相继而起的江右王门代表人物。二人行事相仿,学问也近似,以守摄工夫见长,为时人所称,尤见重于刘宗周,因而黄宗羲标于卷端。《豫章罗念庵、邓定宇二先生学行辑述》在全面调查存世文集版本、勾稽佚文的基础之上
《王阳明之欧美传播与研究》为汉学研究大系之一。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和研究的维度系统梳理了阳明学在西方的研究情况,所搜集的学术研究文献资料丰富,并建构起其学术关联,勾画出了阳明学在西方研究的全图。全书共有七章:、二、三章,分别考察了1916年之前、1900-1950年期间和1950-1980年期间的西方阳明学研究情况;第四章
《呻吟语》是明代思想家吕坤代表作,成书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全书分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呻吟语》是吕坤对宇宙、人性、命运、时事、治道、物理、人情的观察与思考,充满了哲理性,闪烁着智慧之光。本次出版的《呻吟语》是精选本,保持原刻本体例的前提下精选了百余则,并附上现代注解和译文,通俗易懂,对于非研究
本书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对《传习录》进行详细注解,并精心挑选前人的精彩评语附于原文之后。对于《传习录》所涉及的名词和背景知识,陈荣捷都详细地一一注出,有词必释,有名必究,凡引经据典,悉溯其源,为读者扫清了阅读经典的知识障碍。对于从前各家的注评,陈荣捷以学术的客观立场兼容并包,收集了刘宗周、冯柯、东正纯、但衡今、佐藤一斋
本书是一部中国古代哲学专题研究著作,以明朝王阳明学派学者周汝登为核心,对周汝登生平事迹等进行较为全面详细的重新梳理与归纳。在此基础上,就其与王学中王畿为代表的浙中王学,王艮、罗汝芳等为代表的泰州学派,以及以当时其他思想文化脉络的关系进行细致的梳理。全书围绕“溯求正统”为主线索,寻求思想史上多视角的相关文献互参互证,以对
湛若水(14661560)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从政,并致力于办学、著述、探究学问,在事功与思想学说上,都颇有建树。《湛若水小传》作为湛若水的传记,不仅详细介绍了湛若水的家乡风物、家世背景、求学经历、交友历程、出仕情况等,更着重笔墨在他的学术与思想成就,他的敢于质疑、不断探索的精神,以及他在办学、讲
《泰州学派觉民行道的哲学省察》紧紧抓住泰州学派“觉民行道”这一文化特征与思想主旨,指出“百姓日用即道”是泰州学派“觉民行道”的理论基石,“大成师”是泰州学派“觉民行道”的先觉者,“孝弟慈”是泰州学派“觉民行道”的“实落处”,“乐学”是泰州学派“觉民行道”的保障,而榜门讲学、周流讲学、书院讲学和讲会讲学是泰州学派由士大夫
李贽(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既有王阳明与弟子之间的对话问答,也有王阳明与时人的书信往来,体现了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思想。为了阅读方便,更加深刻、全面理解阳明思想,此版将《朱子晚年定论》作为附录置于书末,以飨读者。本书注释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更大程度还原原著本色,是《传习
本书是作者近年研究明清之际思想家方以智的论文合编。除引言外,十四篇文章大体分为四组:第一组讨论觉浪道盛、憨山德清和方学渐的学说,它们构成了方以智的师承、家学和思想背景。第二组集中处理《药地炮庄》,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该书的成书经过、解释特色以及在庄学史中的地位等。第三组主要说明方以智晚年的精神归宿、“公因反因”说在他思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