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而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众多典籍文献,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要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好中国古代典籍文献的保护和传承。而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是摸清中国古代典籍文献的家底。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在相继组织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
本书共收集国内外三十余家图书馆、资料室、研究机构以及个人藏书所收弹词七百余种,涉及版本两千多个。所收弹词作品以古代、近代为主,其中大部分书目是作者调阅、目验过的,并将所知所见版本情况以按语形式记录下来,最大限度的还原、保存了弹词书目的出版、流传、收藏情况,是目前收录书目最多的弹词资料汇编。本书对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的学术
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受科技部(原国家科委)的委托,开始对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这项工作开展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多年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宝贵数据,为科技部等各级管理部门、高等院校、
《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文字要言不烦、通俗流畅,讲透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典籍精髓。《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80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通过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让读者
有书平台在众多图书中甄选出100本值得孩子阅读的读物并进行解读,旨在将众多文学作者创造的广袤的世界,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让孩子们感受到精品文学的永恒魅力! 这100本书涵盖了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等领域,并且按照年龄段及阅读的难易程度进行编排,划分为“童眼看世界”“童心读经典”“与名人对话”“认知改变人生”四个梯度,可
本书以族别为类,以作家生年为序,对作家散存诗文作品进行搜集整理;全面搜集整理明代少数民族散存诗文文献,将分存各地的明代少数民族散存诗文文献力争进行科学规范的整理,从而有效地保护传承明代少数民族诗文文献。书中叙录内容主要是作家简介,包括生卒年、字号、族属情况、籍贯、科第、仕履、师承、学术渊源;创作基本情况即文学活动,别集
此书收录的古籍为孔子博物馆所藏,并均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共计62种。在编排次序上,依据中国古籍传统分类法,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每部分按照入选《珍贵古籍名录》的时间排序。每部古籍,一般选择图片1至5幅,以正文卷端为主,或其他反映本书特征的书影,如书名页、序跋等。这些珍贵的古籍体现了孔府藏
《科普创作与编辑: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获奖图书佳作评介》从作者访谈/创作手记、编者感悟和读者品鉴三个角度评价和介绍了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10部金奖作品和20部银奖作品,并邀请十余位科普创作与编辑领域的专家对相关文章进行了点评批注,是科普创作与出版领域意义非凡的参考与学习材料。
本书为《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第四卷,为《汉书艺文志集释》。《续刊》是一部史志目录汇集与整理的大型丛书,是《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的后续之作。
本书系安徽省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该馆藏1912年以前古籍21945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批校题跋、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