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近70位中国草原科学家和蒙古国草原科学家联合编写完成的。本书将蒙古高原作为完整的地理单元,整合探究蒙古高原草原的变化和发展,系统梳理过去60多年蒙古高原草原研究的进展。内容全面覆盖蒙古高原草原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草原气候、土壤、动植物区系、草原植被类型与地理分布、草原资源、饲用植物资源评价及利用、草原退化与草原
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是全球草地资源大国,在草地资源可持续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本书通过6个章节,详细介绍了三国草地资源概况及其管理实践。第1章介绍草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章概述中、蒙、俄三国草地资源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草地资源分布的情况;第3~5章深入分析三国草地资源的组成特点及在草地恢复、生态保护、可持
本书内容包括3个部分,分10章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第1章)为高寒草地概述,重点阐述高寒草地及其特征。第二部分(第2~9章)为研究地概况和试验方法及扰动对高寒草地的影响,重点阐述干扰、施肥、降水变化、积雪变化、温度升高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草地特征、高寒草地灌丛化。第三部分(第10章)为高寒草地管
本书编写以理论深厚、方法科学、精通行业、解决问题为目的,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重在实用为重点,重点阐述动物营养、配合饲料生产加工及配方设计中的基础理论和最新应用技术成果,科学论述动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饲料加工的先进工艺和技术,强化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体现工学结合的教育特色,突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容丰
本书依据草业的4个生产层、3个界面的理论,从8万余词条中精选了2万余词条,加以简明科学诠释。其中,包括草业文化与草业基础学科、天然草地、栽培草地、草地保护、草地资源与环境、草类遗传育种、草坪绿地、草畜产品加工等方面内容。此书是对数十年来我国草业科学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在我国草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
本书对有关天然植物提取物、微生物、饲用酶制剂、饲用多糖和寡糖、饲用有机酸、有机微量元素及其他物质,以及具有潜在替代抗生素功能的生物活性肽等产品于2016—2021年期间在国内外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按照定义、种类、加工工艺方法、有效组分及其作用机理、应用现状、国内研究进展、国外相关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展望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广西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著作,介绍了贵州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53个,其中包含地方遗传资源、地方培育品种与引入品种等,详细介绍了每个品种的产区与分布,特征、特性以及开发利用的展望。每个品种均附有彩色照片。资源调查过程中,在原产地未发现的地方品种,猪、家禽等配套系等也都予以收录。
本书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蒙古高原积雪环境的变化及其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对长时间序列的积雪参数和植被物候信息的综合分析,揭示积雪与草地植被物候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书主要讨论积雪面积、雪深、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草地植被物候的影响,并量化分析气候变化下蒙古高原不同植被物候对积雪相关参数变化的响应,以期丰富对干旱半干旱地
《四川畜禽遗传资源志》是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面上普查及性能测定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归类编著的一部专著。全书共分猪、牛、羊、禽、兔、马、驴、蜂八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四川地方畜禽品种、培育品种及类群的产地与分布、形成与变化、生产特征与性能、饲养管理、品种保护及评价与利用等情况,每个品种内容结构设计合理,图文并
本书结合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畜牧信息化领域的研究成果,紧密结合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围绕信息化与畜牧业全面深度融合,系统介绍畜禽舍环境监控、行为监测、精准饲喂、疫病防控、智能育种、质量溯源、粪污处理等数字化技术装备和应用模式,反映了国内外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前沿,让读者掌握信息技术在畜牧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