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发展历史的主要文献信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关于古籍数字化过程中对数据格式化的几种类型进行对比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对古籍数字化工程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借鉴。
这是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先生的编辑随笔集,还有十多年来为《编辑学刊》撰写的卷首语合集,反映了一段生动的中国出版历程。收入本书的随笔大都写于2009年以后,全书部共分三辑,分别是“编织”“编品”和“编艺”。“编织”谈的是对出版大势的判断,出版本质的理解;“编品”谈的是编辑的自身修炼,既包括个人品质,也包括职业素养;
本书紧紧围绕着信息安全技术岗位的职业发展,以“信息安全师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将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相结合。为遵循职业成长过程,全书共分为4个项目、8个任务,主要内容包括初识职场、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信息安全基本认识、操作系统安全基本认识、病毒检测与防御、密码设置与破解防范、信息认证与隐藏
本书详尽地论述了从中世纪到21世纪初,德国漫长年代里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在框架上试图跳出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固有路数,将德国新闻传播行业的诞生和发展,置于德国的历史文化,乃至欧洲和世界发展格局中的背景中进行分析。
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介绍有关文献和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是按文献检索需求类型介绍文献检索方法与途径;第三部分是按学科组织各专业的文献检索。本书的内容安排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根据课程的内在联系,各部分前呼后应、配合紧密,同时注重质量、突出特色,强调实用性,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使用。
本书旨在介绍会展营销的方法和技巧,内容共8章:走进营销、了解市场、认识产品、宣传推广、销售技巧、会议营销、展览会营销和节事营销,深入浅出地对会展营销知识进行了讲述。
全书共11章,将数千年的中国出版史汇聚一书,从远古一直叙述到当下(下限基本定为2015年),比较系统全面地梳理论述了中国出版的起源、发展、变革与创新历程。在充分吸收、借鉴近年来学术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全书进一步完善体例、增删内容、增配图表、修正观点、提出新知。
《杨昭悊集》是我国近代的一部图书馆学专著。全书分8篇,重原理和应用。刊行时,由蔡元培、戴超(志骞)、林志钧(宰平)等人为其作序。戴超誉其“有裨于中国图书馆之前途者,实匪浅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本书内容详细,既介绍了图书馆学中外的发展,又介绍了图书馆实践内容,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学及图书馆工作的特点和操作规范,对
从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说,形成性评价比总结性评价很重要! 《信息技能形成性评价系统研究》内附形成性评价系统光盘,可用于计算机技能的形成性评价,也可以用于其他各学科客观题的形成性评价。 《信息技能形成性评价系统研究》附带系统允许使用Excel出题.非常简单.导入题目或作业答卷很容易.可针对个人薄弱点进行多轮自适应评价.可
基于编者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经历和大量的文献资料积累,本书以信息检索、信息利用和信息评价为主线,共分8个章节编写而成。第1章以数字型文献信息源为中心,介绍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检索语言、检索技术、检索策略和检索功能等信息检索基础理论;第2章介绍SCI、EI、CABAbstracts等参考数据库;第3章是关于中国知网、万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