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我国现行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即普遍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差额选举原则、无记名投票原则。同时,论述了选举制度的法律依据,包括宪法、选举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以及这些法律在涉及选举制度方面的历次修改。最后,本书论述了人大代表选举操作流程和国家机关人员的选举任免规范。
本书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的著作。作者从新中国创建时期所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到改革开放后的邓小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指导思想,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完善过程,用事实证明人民代表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同时,本书还详细介绍现行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立法制度、监督制度、讨论制度、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免制度
本书《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怎么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识”丛书中的一本,也是丛书落点。党的二十大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全过程民主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完整的参与实践”的重要体现,就是公民可以依法有序进行广
本书记述时限为高邑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至2023年12月,个别事件延续至2024年。本书以届立篇,逐届记述,各篇内以人大各项职责和重要工作为章节横向展开,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了高邑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履行职责、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对推动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和民主法
本书是跟着红色文物学“四史”丛书中一种。五星红旗是新中国的主要象征和标志,代表着新中国的主权和尊严。本书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五星红旗设计原稿为重要载体,从全国政协会议筹备会制定新中国国旗重要任务开始,到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由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首次升起,通过文物和故事化的场景呈现,全面讲述五星红旗诞生的详细过程,现
《阳春人大七十年》是一部系统阐述广东省阳春(县)市人大常委会从1954年至2024年70年间历史沿革的书。全书40余万字,由三部分组成:概述、第一编《阳春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0。04—1954.06)》、第二编《阳春市(县)人民代表大会(1954.07—2024.08)》。书中详列了阳春历届人大会议参会代表选举和
国家治理既是政治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又是政治学学术领域的关键命题。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对中国国家治理内在逻辑的深刻认识。本书从“行政区划与府际关系”“统合式治理”“经营型政府”“引导型自治”等地方治理中的典型现象出发,系统整理了作者近年来对中国国家治理与地方治理的思考,以期为推动中国国家治理领域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回答了“人大代表是做什么工作的”“人大代表制度是如何建立、发展完善的”“我国人大代表与西方国家议员有什么不同”“什么人可以当选人大代表”等问题。
书稿由定远人大志编纂委员会编写,是安徽省定远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1949年10月—2023年12月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本书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以历史事实、资料为根本依据,准确客观地记述了安徽省定远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发展全过程以及全部工作的史实,内容以安徽省定远县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及其履行职能中的重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