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长的土地资源压力和环境保护要求意味着改进土地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对土地利用的当前形势和预期发展的更详细的知识是未来进一步行动的重要基础。所以,关于如何建立土地信息系统的争议也变得更加广泛。格哈德·拉尔森所著的《土地登记与地籍系统》致力于解决:建立以唯一划定、测量和记录的土地单元为基础的高效土地登记制度
《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脆弱区》利用1985—2004年2300个县(市)单产数据和730个基础站点的气温、降水数据,重点分析了三个方面的问题:①从粮食生产和经济补偿能力出发,综合粮食供需、安全储备、地方经济实力等因素,构建了粮食安全脆弱性评价体系,将全国分为6个不同类型的粮食安全脆弱区;②运用协整关系分析方法提高了气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这个传统农业大国的根本问题,也将是很长一段时间中我们要着重办好的大事。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农村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
《土地资源利用与政府调控》首先综合性地分析了土地作为重要的自然和经济资源,其投入到人类利用过程中在表现出经济结果的同时,还具有公共性(外部性),正是由于这种公共性的存在,才需要通过公共选择途径解决公共利益问题,需要政府调控解决土地利用外部性矛盾,需要研究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关系问题。然后分别引用
基于进口视角的中国油脂油料产业安全分析、关于农户安全施药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四省的农户调查分析、基于食品安全危机背景下的有机农产品市场分析与产销方略策划、山西省种业发展的对策思考等。
《土地调查方法原理》侧重论述土地利用现状数字调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原理。全书十二章,分别叙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念、土地利用分类和空间对象编号规则、调绘、数据采编、面积获取、变更调查、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和持续性运行,以及县级调查成果的逐级汇总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一,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有助于缓解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有助于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必须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供给、改善对市场主体的激励机制和行为约束、改善市场交易环境,使交易双方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符合共同的利益追求。二,完善的农产品质量
为了规范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统一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等级标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合理使用,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编制《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137号)的要求,参照国家、行业、地方有关现行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其创新所形成的具有经济、生态、社会三重效益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一个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承担着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改革开放三十年,兵团农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但是,随着兵团农业技术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2007-2009)》主要讲述了农业部和财政部于2007年联合启动了一项旨在提升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水平的科技支撑工作——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先期选择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柑橘、苹果、生猪、奶牛10个农产品开展试点工作。2008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