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完全打破了按照章节来设计的传统教材模式,而是以现代都市游、红色遗址游、名胜古迹游、主题公园游、上海古镇游、崇明生态游6大模块进行编写。其特点是以旅游服务工作任务为载体,以业务流程为主线进行内容设计。全书内容共包括6大板块和24个教学任务,通过完成由单一到复杂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能够胜任陪同翻译工作,完成外语导游
本书介绍刘三姐故乡的风景名胜、历史名胜及文化名胜,展现刘三姐文化的人文生态。此外,本项目还充分结合现代技术,设计成富媒体读物,加载有丰富的音视频文件,通过MPR识读器或扫描二维码可以收听到原汁原味的山歌,观看到独具特色的歌圩现场,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超越时空的限制。
古籍善本影印。《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含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本书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
本书通过《苏州指南》系列展现20年代初至30年代末20年间苏州城乡情况,体现苏州近代城市面貌、园林名胜保护情况、旅游出行及日常生活情况,已选《苏州指南》初版)(朱揖文编撰)《苏州快览》(陶凤子编撰)《最新苏州游览指南》(郑逸梅编著)《新苏州导游》(尢玄父编撰)《苏州游览指南》(吴县县政府)等书,为苏州近代史研究提供丰富
为了积极响应苏州市《“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苏州运河十景建设工程,全面提升苏州在“江南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首位和辐射力,为建设古今辉映、特质鲜明、影响卓著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做贡献,拟编纂《苏州运河十景故事》一书,借助十景故事全方位展示大运河苏州段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及旅游热点。此书的基调
本书是一本讲述历史文化名城的大众读物。本书是程遂营教授“古都古城”研究系列之一,也是我社2021年出版图书《长江边的名城》的续篇。《长江边的名城》讲述了长江上游的8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此基础上,本书主要以长江中下游的名城为讲述对象,介绍了成都、重庆、荆州、岳阳、长沙、永州、汉中、武汉、黄州、九江、南昌、合肥、安庆、南京、
本书是“澜湄国际职业教育培训丛书——通识培训系列”之一,旨在为在云南边境地区外籍务工、经商等人员而编写的。针对外籍劳务、经商人员文化层次较低的特点,本书以简单易读、图文并茂的方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云南边境地区的人口民族、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民俗风情等。通过学习本书,使外籍跨境务工、经商人员能了解云南边境地区的基
蜀道是古代最有影响和最繁忙的文化与经济交互传播的道路之一,是跨越西南与西北最活跃、最兴旺的商贸通道,是中原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是古蜀人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以金牛道为代表的蜀道延续到今天,已经不仅是一条交通古道,还是一条蕴含着丰富文化和自然价值的独特道路,是区域文化交流的纽带和人文与自然共生的范本,
《世界法语区发展研究》系四川外国语大学法语学院主办的辑刊。在即将迎来中法建交60周年的重要时刻,为了继续深入开展中国与世界法语地区的学术研究与交流,第二届“理解当代中国沟通法语世界”国际学术论坛将于2023年11月25日至26日在重庆举办。届时来自中国和世界法语地区的专家学者将齐聚一堂,共话中国法语学科的科研建设,聚焦
《守正与创新——纪念史念海先生诞辰110周年暨2022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集粹,书稿收集论文约60篇,字数约70万字。书稿主题广泛,关注时段从万年前到当代,研究区域涵盖面广,研究内容丰富多样,既有传统问题的推进,又有新兴领域的开拓,充分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的会议主题,彰显了中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