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的立德与修身》旨在从二十四史中选取与领导干部立德与修身教育密切相关的名人名言及其事迹,一方面从理论上接续古人强调历史“记事记言”传统,立足本来;另一方面从现实层面上结合时代要求突出“听其言而观其行”,古为今用的特色。全书分为(一)史料出处、(二)历史背景、(三)经典解读、(四)文义阐释、(五)现代意义这五个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伟大实践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什么,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意义与价值是怎样的,诸如这些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
本书是陈来先生关于中国文化与哲学的文章选集。所选入的20篇文章按时间排序,从对殷商祭祀文化谈起,到对汉代儒学仁说的分析,到郭象哲学、王弼及魏晋玄学、朱子哲学、王阳明哲学、明代民间儒学、王船山哲学,再到明清世俗儒家伦理研究、近代“国学”的演变、梁启超的“私德”论、冯友兰论情感,最后一篇文章是对“五四”文化思潮的反思。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兼具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名著。《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为传统正史之首。这部杰作,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学文之典范、学史之津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次我们要出的《史记》,是全本,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共一百三十篇。此书以中华书局最新修订的《史记》为底
书稿是一部从宏观层面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世界各国文化进行诠释的学术著作,整理自作者在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的讲稿。作者从宏观视角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一个统一的“文明体”或“文化体”,从宇宙观、文化观、历史观、文明观、疆域观、民族观等角度阐释其所具有的独特的、与世界其他“文明体”或“文化体”不同的文明特征。作者
今年恰逢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为此上海博物馆与意大利威尼斯大学与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共同策划展览“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本书为该展览配套图录。图录集合威尼斯、罗马、佛罗伦萨与国内众多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包括首次来华展出的珍贵手稿、绘画、书籍、地图、钱币、雕像、器物、服饰、石雕等206件中外文物,以马可
本选题延续“大家学术文库”系列图书前两辑品种,品种包括历史与文化研究、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哲学与思想讨论、科学与教育几个领域,是对前两辑选本进行的补充。本辑涵盖20世纪初至中期的知名学术大家的经典著作,所收书目虽曾有出版,但零散不成规模。此次结集是对学术文化典籍的一次梳理,对丰富大众阅读,传承学术经典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
《五色——历史的颜色》是一本中华传统文化文集,是张继和张翼牧阳合著的一本从颜色角度串联文化与历史变迁的作品。全书通过深入分析不同颜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象征意义,揭示了颜色与天道、自然、礼法和人性之间的深刻联系,是一部内容丰富、视角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史读物。通过对颜色的深入分析,作者成功地将颜色与历史、文化、礼法和人
这是一套《史记》全注全译作品,全书共八个分册新译史记(一)本纪、新译史记(二)表、新译史记(三)书、新译史记(四)世家(1)、新译史记(五)世家(2)、新译史记(六)列传(1)、新译史记(七)列传(2)、新译史记(八)列传(3)。本套书由陈寅恪先生再传弟子、中国《史记》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史记》研究大家、北京师范大学